第(1/3)頁 8月14號這天一早,趙有財、王美蘭早早出門,去送江華最后一程。 趙軍在家,帶著兩個妹妹吃飯。 等吃完飯,趙軍剛把桌子撿下去,王美蘭和趙有財就回來了。 趙軍把兩個小丫頭交給王美蘭,他自己則去林場上班。 經過一天的學習,趙軍雖然還是第一個就通過了檢查,但他今天沒有提前下班,而是等著和趙有財一起坐林場的通勤小火車下山。 父子倆回到家以后,沒過多久,江州真就上門來了,請著了趙軍一家五口。 昨天,江州說要擺二十桌,但那是有點夸張了。 別看他昨天說的好聽,說什么擺席面,是為了答謝送老江頭子最后一程的鄉親們。 可實際上,那些鄉親都被他早晨的一頓苞米碴子粥、咸菜條給打發了。而今晚上這頓,就是為了收禮錢。 但人在人情在,江華一死,就剩下老江太太自己。而且聽江州說,這幾天還要把老江太太接到他家去養老。 這老太太歲數大了,還能活多久真個未知數。所以,來的人幾乎都是和江家老兩口有過往的。而且,是老兩口給他們隨過禮錢,而他們還沒有回禮的,正常趁著今天,把欠老兩口的還清。 至于那些和老兩口沒過禮的,壓根就不會來。 趙軍一家坐在院子里,靠近屋子的那張桌上。 與他們一家五口同坐的是老江太太,還有江州的父母、屯長趙國峰和他老娘。 由此可見,這張桌還真不是誰都能坐的。 未開席之前,江州的父母數次出言,感謝趙軍一家。可老江太太卻是靜靜地坐在那里,看著空蕩蕩的桌子,一言不發。 趙軍看了老太太一眼,在心里默默地嘆了口氣,自己能做的,已經都做了。如果還是不行的話,趙軍也就無能為力了。 想到此處,趙軍轉頭向四處張望,見李寶玉一家和張援民一家,圍坐在院中靠墻角的桌子旁, 趙軍起身,到院外上了趟茅房,從茅房里出來時,正與一人碰面。 這大小伙子,一米八幾的個子,一百八、九十斤的大身板,生得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樣。 此時的他,雙手各提一個大酒桶。三十斤的酒桶,兩個就是六十斤,而他一手一個,提著還能一溜小跑,身體是真不錯。 “軍哥!” “哎,顧洋啊!”趙軍和他打聲招呼,問道:“你這是來幫忙的?” “嗯吶。”顧洋沖趙軍咧嘴一笑,憨憨地道:“我跟江奶說了,江奶就同意我來了。” “啊。”趙軍見他腦門有點冒汗,就對他說:“那我幫你拎一個吧。” “不用,不用。”顧洋笑著往旁挪了一步,躲開趙軍伸出去的手,但卻對他說道:“軍哥,我想求你點事兒,行不行?” 趙軍聞言,很爽快地應道:“啥事?你說。” “那個……”顧洋似乎還有些不好意思,猶豫了半天,才道:“我聽說你有藥鹿豆,能不能給我一個呀?” 趙軍等他半天,還以為是什么大事呢,此時一聽他只要藥豆,趙軍笑道:“這不是事兒。” 說著,二人一起往江家走去,趙軍一邊走,一邊對這顧洋說:“但那藥豆沒在我這兒,我都給張大哥了。” 顧洋一聽,脫口問道:“張援民?” “嗯吶。”趙軍道:“一會兒我跟他提一嘴,完事你明天上他家取去。” “行,行,那謝謝軍哥。” “謝啥。” 二人說話時,就回到江家。江州一見趙軍,忙快步迎來,沖趙軍笑道:“小軍吶,快進院,馬上就上菜了。” 趙軍笑著點了頭,然后往院子里走。可這時,就聽江州對那顧洋喝道:“趕緊的,把酒拿后邊去,等著用呢。” 趙軍腳步頓了頓,隨即向張援民走去。 此時的張援民,正跟李家三父子討論中國古典文學呢,根本沒注意到趙軍已來在了他身后。 還是楊玉鳳,看見趙軍后,忙扒拉張援民,道:“先等會兒說,兄弟來了。” “呦,兄弟。”張援民回身,一看是趙軍,就忙要起身。 趙軍忙按住他肩膀,將他按回到凳子上,然后先是沖李大勇、金小梅點了下頭,才和張援民說:“大哥,剛才我看見顧洋了,他管我要個藥豆,我讓他明天上你家拿去。” 說到此處,趙軍忙又叮囑一句,說:“他挺困難的,大哥,你那兒要還有,你就給他拿一個。” “行!”張援民想也不想,一口應下,然后對趙軍說:“他來,我就給他。這小子挺好的,你蓋房子的時候,他干活挺實誠。” “嗯吶。”張援民話音剛落,金小梅在一旁接茬道:“顧洋還行,后來幫我家干活,也可賣力氣了。” “哎?不對啊。”與張援民、金小梅不同的是李大勇,他往左右張望了一下,才略帶疑惑地問道:“我今天沒看見老顧家來人吶,那顧洋自己來的?” 金小梅扒拉了李大勇一下,皺眉道:“這孩子就是來幫幫忙,完事兒混口飯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