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在涇陽,他們還是愿意試一下的,尤其是當李承乾說過會給崔家人打招呼,僅限于商業上的正當競爭。 要是這都不敢,那他們還做什么生意,回家逗孩子好了! 沒了后顧之憂,楊林便問道:“那公子可還有什么要吩咐的?” “談不上吩咐。”李承乾說道,“不過這幾天你們倒是可以安排一些人去幾個士族家開的糧鋪買糧食。” “這是為何?”王姓商人有些疑惑。 你不是說要讓崔家的糧食爛在庫房里都不讓他們賣出去一粒么?怎么自己還要去買? 李承乾搖了搖頭,這年頭的商人,趕后世還是差太遠了。 “你以為你們今日來我這里,崔家人不知道?”李承乾說道,“既然他們知道,你說他們會怎么想? 換句話說,我現在找你們,能為了什么事情? 所以說,伱們從我這里離開后,要是一點兒動靜都沒,人家肯定會懷疑我們在籌備什么東西,這很有可能影響到我們之后的計劃。 但如果這個時候,你們都組織人手去他們糧鋪買糧食,那他們又會怎么想,無外乎是我出了高價讓你們幫著我購買糧食。 那接下來他們會怎么做?” “再次限制糧食交易。”楊林一聽,立馬就明白了,好歹他也是商賈世家出身。 李承乾點了點頭,但又搖了搖頭,說道:“對,也不完全對。限制糧食的交易量是肯定的,但如果他們貿然這么做的話,先不說老百姓答應不答應,我們那位知縣大人肯定不會答應。 雖然他也是崔家人,但他還是涇陽一地的父母官。 涇陽遭災這么些年,老百姓一直食不果腹,好不容易今年有收成了,他肯定不會坐視老百姓拿著錢都買不到糧食。 所以說,崔家肯定還會想其他的辦法。” 幾人點了點頭。 這的確,崔明遠雖然也是崔家人,但在涇陽的官聲,的確不錯。 這一點,楊林知道得最為清楚,如果不是崔明遠,他幾個鋪子未必就保得住。 但話是這么說,他們還是不明白,崔家究竟會怎么做,沉吟片刻沒有思緒后,楊林問道:“還有什么辦法?” 其他兩人也是一臉認真的聽著。 到了這會兒,誰敢說這少年不會做生意? “你們忘了,他們是讀書人,讀書人最擅長什么,左右言論啊。”李承乾說道,“他們一定會以涇陽連年遭災,又有人暗中囤積糧食為由,限制糧食的交易量。甚至還會大肆宣揚,暗中囤積糧食的人,想把涇陽的糧食運到別的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