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養(yǎng)熟的赤目胡蜂雖然極少發(fā)生攻擊主人的情況,但它們對周圍的其他居民可不會那么客氣了。 御獸聯(lián)盟有一套健全的寵獸管理法,對契約、喂養(yǎng)寵獸作出的行為,主人都必須負責到底,要是赤目胡蜂不小心傷了人,賠出去的錢都夠買好幾只機械看門狗了。 所以,一般只有遠離城市,位于野外的一些林場、農場才會選擇兇猛的赤目胡蜂作為看守寵獸。 而大風蜻蜓繼承了風屬性寵獸一貫的自由性格,每日的活動需求量很大,對于越來越宅的城市居民而言,每天溜寵也是份不小的負擔。 相比之下,雖然石頭蟋蟀的戰(zhàn)斗力低了點,但勝在好養(yǎng)活,性格也相對溫和,在沒有感覺到明顯威脅的情況下,不會隨便對路過的陌生人動手。 除此之外,石頭蟋蟀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優(yōu)點,那就是——它會叫。 無論是赤目胡蜂,還是大風蜻蜓,都是不會鳴叫的,但石頭蟋蟀會叫,并且叫的格外響亮,堪稱移動的擴音喇叭。 沒錯,正是這樣一個似乎稀松平常的能力,讓羅素將石頭蟋蟀定為了格斗訓練的第一批實驗寵獸。 畢竟,御獸世界做什么都離不開寵獸,就算不是職業(yè)御獸師,多多少少也會契約一兩只寵獸傍身。 通常來說,能被有警戒需求的小康之家選為契約寵獸,個體實力都會超過上述幾種蟲系寵獸。 所以,作為非契約的家養(yǎng)警戒寵獸,能獨立解決一些小麻煩固然是好事,但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能夠及時向主人傳達危險的信息。 而叫聲,就是最直接快捷的警報方式之一。 敲定了培育目標,羅素隨即掏出手機查起了石頭蟋蟀的收購渠道。 “半成熟的幼崽2000信用點一只,價格倒也能接受。” 森羅市是典型的山地林區(qū)城市,各類內陸植被茂盛地區(qū)常見的蟲系寵獸分布廣泛,隨便一搜都能看到不少與石頭蟋蟀相關的鏈接。 只不過,鏈接的內容跟羅素所設想的畫風有些不一樣…… “誠邀斗友,森羅市老年活動中心每周五晚在清溪廣場舉行斗蛐蛐比賽,自由對戰(zhàn)模式,嚴禁使用御獸天賦作弊。” “我孫子最近幫我抓了好幾只石頭蟋蟀,剛入坑,有沒有會看品相的朋友?” “小斗怡情,私設斗蛐蛐競賽場,每盤每注500信用點,不定期營業(yè),有意者請聯(lián)系通訊號碼139xxxxxxx。” 石頭蟋蟀屬于沒有任何產出的純售賣型寵獸,羅素本以為市場會比較狹窄,沒想到這種寵獸在中老年群體中頗受歡迎。 不過,小范圍的流行并不能真正改變石頭蟋蟀的身價,畢竟御獸世界有更具觀賞性的正規(guī)對戰(zhàn)可以看,一只低階蟲系寵獸,哪怕打遍斗蛐蛐界無敵手,也不可能真的去和那些高階寵獸論價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