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拉環開啟的瞬間,空氣仿佛涼爽了許多,很難想象,一瓶飲料能帶給人夏天已經過去的錯覺,星野蒼介端起鋁罐,輕抿一口酸甜。
“德國有一個名為達姆斯塔特的小城,那里以濃郁的文化氛圍而出名,1829年,本故事的主人公凱庫勒于此地出生,他自小文采出眾,卻在父親的決定下學習建筑學,直到凱庫勒在大學遇見學識淵博的李比希教授,他才漸漸轉而研究化學。”
“十九世紀中葉,有機化學的研究取得了一個個重大進展,當時的化學家們面臨一個重要難題:理解苯的結構,六個化合價為一價的氫原子,該怎樣與六個化合價為四價的碳原子化合?”
苯環結構…真的與他的計劃相關嗎?星野蒼介這樣想著,凱庫勒式是那個時代眾多苯環假想結構中最令人信服的一種,但它無法解釋苯環的特殊穩定性。
方懿軒繼續講述故事:“后面的發展說不定你也知道了,凱庫勒提出了他自己設想的苯環結構,我們暫且不論真實性,據他所說,自己在夢中見到一條首尾相接的蛇,于是聯想到苯分子的碳鏈也可能是像這樣連成一個環的形狀。”
“你說完了?”星野蒼介放下鋁罐,無奈道:“還是直接陳述你的計劃比較好,我實在猜不到凱庫勒式與未知計劃之間的關聯。”
“是否采用這份計劃取決于你,因為你才是其中核心,”方懿軒沉吟半晌,這才回答道:“這個例子也許不適合幫助你理解,總之請記住銜尾之蛇,它是代表無限大以及循環的符號。冒昧問一下,你現在的能力能做到什么?”
星野蒼介依舊一頭霧水,不過他至少清楚自己能力的極限:“坦白來說,我現在與超能力者之間還有很大距離,目前定向轉移的對象可以是宏觀物體的部分或整體,也可以是少量的普通電子,但轉移距離、規模以及精細度都有巨大限制,目標也必須在我的理解范圍內。”
“你應該知道我的另一個能力,就是我在醫院展示過的“力場扭曲”,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控自己以及周圍一定范圍內的重力場與AIM力場的方向與大小,持續時間極短,我還不能熟練運用這種能力。”
““定向轉移”的開發潛力很大,有沒有想過更進一步?”方懿軒顯得若有所思:“我們不談“力場扭曲”,如果定向轉移微粒的規模再擴大些,精細度也越上一個臺階的話,你就可以做到更多在常人看來違背規律的事情。”
“如果說轉移更多微粒的話,我實在沒有信心做到,因為計算量過大,”星野蒼介不自覺皺眉:“Lv5與Lv4等級的能力者之間的差距有如天塹,學園都市內,學生總數184萬,其中Lv4能力者(大能力者)接近300人,但Lv5能力者僅有5人。”
“我從前對劃分依據不太清楚,相關教科書上的記載是“Lv4能力者(大能力者)能力變化多端,輸出強力,能夠在軍隊中體現一定的戰術價值,甚至一定程度上影響戰爭的勝負”,而Lv5能力者則可以“以個人能力匹敵一支軍隊,是當前學園都市超能力開發計劃中達到極限強度的學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