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某位身穿黑白方格衛衣和藍色牛仔短裙的少女獨自坐在靠近廚房的吧臺邊,聽到他們的腳步聲后微微側身,瓦西里本以為她也是俄羅斯成教的一員,但很快,他發現自己錯了。
晨光熹微,數道陽光恰好透過車廂一邊未被窗簾遮擋的玻璃,給晦暗的空間內涂抹上一層光亮,那位少女本來只是在安靜地等待服務人員到來,她沒有料到會有人和她一樣早早來到這里,于是自然而然地對來者產生了興趣。
最初的視線只能描繪出一道模糊輪廓,在這個時間點的九號車廂內,照明燈并沒有打開,光影只好在沉悶的空氣內達成了平衡,界限分明而又不互相打擾,可惜,這種平衡注定是脆弱的。
少女從暗處走到了明亮的地方,若是將瓦西里的視野描繪成一副畫,那么原本和諧的構圖瞬間失去了某種靈魂,“光”過度燦爛奪目,竟霸道而堅決地將“暗”驅逐至狹小的角落,一時間,這炫目的光景使得兩人不愿走上前去,以免在這種正式場合慌了手腳,惹人笑話。
(小沫,這是魔法嗎?)瓦西里在有意壓制自己呼吸的力度,一旁的安東好像很快恢復了正常,難道說,對方的目標只有自己?
(從廣義角度而言,算是對方無意識發起的戀愛魔法。)沫參辰用平靜的語調回答道。
戀愛…魔法,那是什么?
頭腦稍稍有點暈眩,可惡,我絕不能在這里倒下。
“瓦西里?”安東按住少年的肩膀輕輕搖晃著:“你怎么發呆這么久,清醒一點!”
“啊,好的。”瓦西里先生在同伴安東先生的鼓勵下振作精神,終于看清了少女的模樣:自然披散的金發使得整個五官輪廓都展現在他人面前,肌膚白皙透亮,給整個人增添了一分清冷,藍灰色的眼睛仿若將全部星辰大海包含在內。
“請問,”對方不解地回頭看了看:“你是被某幅畫作吸引了嗎?”
每張餐桌旁的墻壁上都會掛著俄羅斯畫家的油畫,表面被透明玻璃覆蓋,供用餐者觀賞,但少年此時的目光并不在它們身上。
“咳咳,”瓦西里總算恢復正常,他用咳嗽聲掩飾自己的尷尬:“的確是很有美感與生活氣息的藝術作品,每一幅皆是。”
“那你覺得這幅如何?”少女似乎很樂意和陌生人聊起這方面的事情,她主動走到餐廳的一側,將正迎著陽光的床簾悉數拉開,九號車廂的照明頓時好轉。
鴿子,囚籠,老人,士兵,工人,婦女,小孩,這些是構成整幅畫面的要素。
“《到處是生活》,作者為N·A·雅羅申柯,創作于1888年。”瓦西里曾經在網上偶然見過這幅畫,不同身份的人們共同擠在一個小窗口前,孩子將少許食物灑在牢房外的地面上,引來一群鴿子爭相啄食,如果再向上看,牢房頂部還立著一只小鳥,隨時可以振翅飛開。在這幅油畫復制品中,自由與禁錮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我很喜歡它的構圖,哪怕窗口再狹小,物資再匱乏,人們也沒有失去欣賞自由的樂趣。”少女的聲音如澄澈湖水,好似一塊碧玉,但瓦西里能夠察覺到,她的話語中卻又包含了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力量。
“看來時間還早,”少女抬頭看了一眼廚房門口的電子鐘:“我先回包廂了,再見。”
“請等一下,”與少女錯身而過時,瓦西里叫住她:“我…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嗎?”
安東一臉震驚地望著這位旅伴。
“這樣還不夠哦,需要一點適當的贊美才可以,”少女的回答很直白,也很俏皮:“想要拉近距離的話,總是要以合適的方式向對方主動邁出一步。”
“Этоплатьеподходитдлявас.(這件衣服很適合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