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以哦,”沫參辰將雙手指尖合攏:“原本將我禁錮也給你帶來困擾的罪魁禍首,還有那個名叫亞雷斯塔.克勞利的魔法師,就讓我將你們的數據清零吧。” 混沌在這個世界也有力量的基石,足以將位格抬高到與原有各位魔神并駕齊驅的地步。 若要追溯混沌巫術的源頭,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名為奧斯丁.斯倍爾的英國畫家,他從小與某位女巫相處融洽,作品受到先鋒派知識分子的青睞。 1907年,他因畫展被亞雷斯塔.克勞利邀請進入魔法結社“銀之星”,但兩人在魔法實踐方面分歧嚴重,斯倍爾對于金色黎明的儀式巫術持否定態度,他更偏向于不可知論并獨創了個性鮮明的流派。 最終,英國的彼得.凱羅爾在斯倍爾的基礎上將旨意派、印度密宗與中國道教等信仰體系的元素糅合到一起,混沌魔法就此正式在神秘學中占有一席之地。 類似于星野蒼介與混沌現在的關系,混沌魔法中的魔怪、神祇是被集體潛意識隱藏的“原型力量”,個人意識則可以通過與潛意識建立鏈接而調用這些力量,若要用最簡短的形容詞來概括混沌系魔法師,那就是“不拘泥于固有認知的虛無主義者”,各種藝術、傳統、迷信、秘儀中的文化元素在他們眼中皆可利用,也因此得罪了不少虔信之人。 沫參辰使用的術式名為“阿里阿德涅之追憶”,是僅限魔神才可使用的術式(注:古希臘神話中,英雄忒修斯把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給她的線團一段固定在迷宮入口處,另一端拿在手里,殺死米諾陶洛斯后,忒修斯順利鉆出了迷宮)。 純金色線條末端自沫參辰指尖合攏處浮現,另一端深深扎入數據組成的海洋,星野蒼介忍不住將其與“渡船的終點”中的設定聯系起來,實際上,那確實是魔神參考的對象之一。 泰勒斯曾認為宇宙的基本成分是水,阿那克西美尼認為是氣,赫拉克利特認為是火,齊諾弗尼斯認為是土,而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則認為四元素皆為基本元素,不同的元素組合比例與排布方式使得事物擁有了不同特性,且萬物存在持續向外釋放粒子流的屬性,粒子流與人的感官孔道相結合,由此產生人類的感覺,這一學說被統稱為流射說。 正如世上不會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的靈魂唯一,且擁有固定的成分,依據流射說的“原型力量”,沫參辰可以化身靈魂粒子探測器,在鎖定兩人靈魂后將其破壞。 “大功告成,其中一人在我動手前已經去世了。” 魔神將圣日耳曼伯爵與亞雷斯塔.克勞利兩人的死訊宣布完畢。 星野蒼介見證了一切,他不知道接下來何去何從,于是感受到一陣空虛。 “我會讓你親眼見到尸體的。”沫參辰向少年承諾道。 …… 楚頌徒勞地揮舞著雙臂,他想要大聲呼喊,卻發現自己的音節不知為何連接到了一起,形成了無限悠遠的長音。 按理來說,人類無法在此相位存活才對。 立方體構建的樓宇瞬息成型,將誤入相位“隱世”的幾人包裹在內,對于時間與空間的感知重新建立。直到而今,楚頌才看清周圍的景象:空曠的密閉純白大廳不見光源,可他的雙眼卻能精準捕捉到其余四人的整體輪廓,沒想到其中還有一個熟人。 “方顧問,你怎么也在這?”聲線的遞進過程終于恢復正常。 “因為他被魔神放逐了,你們也一樣。” 未等方懿軒做出回應,三面墻壁匯集而成的單個黑點平移到“眾人”身前的地面,如同鉛筆尖在白紙上劃過的痕跡那樣轉化為一條線段,隨即純白地面上又似乎多出一塊黑色的正方形貼紙,最后,那塊“貼紙”拔地而起,恍若3D打印的智能機器人即刻成型。 第一條訊息,眼前魔神的名字是數。 信息被直接“刻印”在幾人海馬體的內嗅皮質網路內,從而產生短期記憶。 畢達哥拉斯學派是由畢達哥拉斯在南意大利創立的一個帶有宗教色彩的學術團體,他們認為萬物本源是“數”,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數量關系,數與萬物之間的聯系遠遠超過水、火、土、氣等任何一種元素與萬物之間的聯系,主張靈魂和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的唯靈主義宗教雛形就此誕生并在后來得到發展。 注:唯靈主義主張精神不依附物質而存在,它既是世界本源也是一種特殊的無形實體,相關宗教認為人死后靈魂繼續存在,并可以通過中介和活人產生聯系。 第二條訊息,“隱世”以外的全體位面被混沌所融合并化作數據。 第三條訊息,魔神混沌來自外域,祂在調整位面的過程中臨時調用了我的權能。 最先說出那句話語的存在并非“數”,而是另一位魔神。 “歡迎回來,僵尸。”外表為俊朗男子的存在望向數的方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