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秋后算賬】-《我們是文官集團》
第(2/3)頁
很快,吏部便會同九卿科道推選,以陜西巡撫賈待問、宣府巡撫王象乾為人選,奏請點用。
只是這一次,朱翊鈞卻遲遲沒有批復。
久未得到回復,又告病在家的沈一貫內心憂慮,不得不上揭貼催促,彼處日夜望新督臣早至,情甚急也。伏祈即賜點用,令兵部馬上傳發,刻期到任,以圖善后長策,紓西顧之憂。
沈一貫之所以要盡快選出川貴總督,還是出自對西南局勢的擔憂。播州與周邊土司、州縣犬牙交錯,戰爭過后,重新勘定地界已經擺在明面,而且兵部已在商議將其改土歸流。
自戰爭之后,播土舊民僅存者十之一二,又存在大量的無主田,四川巡按早就致信沈一貫談及此地情形:播州素稱沃野,人人垂涎。當下鼎革之時,原有地土者思欲奪占,原無地土者亦思妄認,四方流民充斥其間,皆來占籍。而各土司指以楊應龍侵奪為名,紛紛告爭邊界……
這恰是他的擔憂,所以再三奏請:任此以往,到時川貴定是漫無統紀,至相爭殺,黔既不敢問,蜀又不復言,還望早日選任川貴總督,前往播州勘定邊界。
無論沈一貫怎么催促,但朱翊鈞對于處理國事依然散漫而不積極。
而軍餉的開支,李化龍另外提交朝廷一份銷算軍餉疏,對四川布政司的軍餉籌措、開銷、結余做了詳細說明。貴州巡撫郭子章同樣提交了貴州布政司在此役中的籌措、開銷、結余等。
疏中記錄,四川布政司自萬歷二十七年六月起,到萬歷二十八年九月止,綦江、南川、合江、永寧四路與所屬府衛州縣總計發戶兵二部,并本省、外省、蜀府義助、及派征未完地畝、夫價等銀,共二百四十七萬五千八百零六兩。
其中由戶部咨解的太倉銀七萬余兩;兵部咨解太仆寺銀四萬兩;鳳陽李三才咨解銀八萬五千兩;湖廣撫臣支可大咨解漕折銀三萬兩;四川按臣崔景榮解臟罰款三萬五千兩;四川布政司庫銀十三萬六千余兩;川東道銀六十四萬二千余兩;川南道銀五十二萬六千余兩;川西道銀二千兩;貴州以福建協計解補銀十萬兩;各府州縣解銀四十二萬余兩;四川各州縣加派地畝賦稅銀十二萬三千余兩;四川加派運夫工食銀二十五七千余兩;銅錢合計2886兩。
屬于戶部銀的有兩項,共計十萬兩;屬于兵部銀的同為兩項,共計十二萬五千兩。其余皆是四川地方籌措銀兩。
郭子章疏中提到,貴州布政司實際籌措到各省直解貴州兵餉及木價借充兵餉,并舊鎮云南沐昌祚捐助等銀,通共一百零四萬八千六百三十六兩。此外貴州還從戶部題留湖廣本色漕糧中實際獲得八萬九千余石漕米,按時價每石銀七錢換算合白銀六萬二千四百余兩。
其中,兵部解到太仆寺銀六萬兩;南京戶部解到餉銀十萬兩;督臣李化龍解到餉銀十二萬二千余兩;云南撫臣解到餉銀十萬四千兩;黔國公解到報效銀二千兩;兩廣督臣解到餉銀三十八萬兩;湖廣支可大解到五萬余兩;河南撫臣曾如春解到餉銀九萬兩;福建撫臣金學增解到餉銀十萬兩;木價借充餉銀三萬兩;應天撫臣陳惟芝解到木價借充銀二千兩;戶部題留湖廣漕糧本色折銀六萬余兩。
貴州解銀里,屬戶部者九項,計銀84萬5千兩;屬兵部者一項,計銀六萬兩;屬貴州地方者三項,計銀20萬6千兩。
原本朝廷下詔加派四川、湖廣兩地地畝銀,湖廣擬加派二十六萬兩,只是這一筆湖廣并未協濟出去,而是留在了本省使用。
即便四川加派的地畝銀,李化龍亦是讓四川從中自得七萬兩,以五萬兩協濟貴州,只是最后并未協濟貴州,而全部留在本省。
湖廣所題留的漕糧正、耗米共計三十六萬石,為三省均分,以充平播糧餉。每省該九萬余石,改折漕糧并三六耗席、楞木各該一萬五千余兩。后來本該解往四川的本色漕糧因故亦以同樣的價格改解折色銀,連同楞木等銀共計八萬余兩,但楚撫支可大只解運了漕折銀三萬兩給四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汾阳市|
依安县|
五华县|
城固县|
博白县|
呼伦贝尔市|
新建县|
杭锦旗|
永登县|
万州区|
池州市|
米易县|
西峡县|
黔南|
阿克|
东平县|
油尖旺区|
海丰县|
葵青区|
溧阳市|
长沙市|
海原县|
上高县|
营山县|
胶州市|
澄城县|
南充市|
乌鲁木齐市|
宁阳县|
耒阳市|
资兴市|
武夷山市|
会东县|
晋宁县|
卓尼县|
芦山县|
嘉鱼县|
佳木斯市|
临沂市|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