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二章 還鄉-《浮生尋名》


    第(1/3)頁

    “什么是留白?”莫洛問。

    “留白并非出自公子之口,而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時人認為,上天降下天玄公子,挽救洛河百姓于水火,是為天意。而終局之前天玄公子的突然失蹤,也是天意,無論多大的國恨家仇,到此即止,連公子也無法違背,何況平凡的世人呢?洛河人并沒有將虎賁人趕盡殺絕,而是將其驅逐于中原之外,高筑城墻,以為自此可以高枕無憂。”

    莫起問:“虎賁輸得這么慘,還能打得過洛河嗎?”

    “洛河與虎賁確實相安無事,過了十數年的安穩日子。可這寧靜終究不長遠,馬上便被另一位神人打破,便是世人供奉的公子還鄉。”

    “還鄉公子沒有天玄公子那樣傳奇的出身,他生在一戶貧苦人家,自小跟隨父母躲避戰亂,貧窮與饑餓常伴左右。公子好讀書,即使戰火頻仍,食不果腹,也不曾落下。十七歲那年,恰逢洛河得勢之時,他的家鄉何年鎮被洛河人攻破,鎮中百姓紛紛北逃,他在逃難時目睹了諸多人間慘事。”

    “賣兒鬻女、易子相食,這在那個時候不罕見。還鄉公子的母親受了打擊,變成瘋子,與公子走散。再尋到母親時,他的母親已是河灘中,眾多浮尸中的一具尸體。還鄉公子將母親葬于一顆樹下,這棵樹便是后來世人供奉為‘慈母樹’。”

    “公子重新踏上逃難的路途時,道路被山洪阻斷,族人被困在洶涌的洪水前。公子的父親被征入掩護百姓撤離的行伍,自此銷聲匿跡。充軍前,他告訴還鄉公子:至死勿忘還鄉。就這樣,我們虎賁的英雄成了徹頭徹尾的孤兒。洪水退去后,他與族人在關外過起了放牧的日子。”

    “相傳還鄉公子在關外時與一異族女子結識,久經苦難,公子很快沉溺于情感之中,定下終身大事。世事難料,女子難產,母子雙雙殞命。還鄉公子接連遭遇慘事,他攀上一處巨石指天怒罵,怨氣之重,方圓百里生靈為之凄然。”

    “時人甚敬鬼神,可代表著天意的天玄公子,卻并沒有因為虎賁人的苦苦哀求而憐憫。虎賁人雖心有不滿,卻不敢怪罪舉頭三尺的神明。還鄉公子誓言破天的豪言壯語沖擊著每個虎賁人的心,終于,人們聚集在公子周圍,聲勢逐日浩大。”

    “還鄉公子境遇凄慘,他卻反過來激勵廣大受難的百姓,誓立兩個志向:一曰帶眾人返鄉,二曰問天[1]。這塊石頭至今仍佇立在關外,虎賁人稱之為問天石。天玄公子失蹤十余年后,虎賁在關外勵精圖治,秣兵厲馬,枕戈待旦,國人情緒高漲,反觀洛河人,則承平日久,疏忽防備。”

    “還鄉公子打起仗來攻無不克,往往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敵軍視之如遇惡鬼,紛紛于陣前脫逃。公子每勝一戰便向天長嘯,示上天以長矛,將士亦紛紛效仿,虎賁軍氣勢沖天,昔日虎賁之地盡數討回。公子沒有貪戀戰果,率部重回舊都,兌現承諾,長達四十年的太平盛世從此開始。”

    “虎賁人在公子的治理下休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雖國力強盛,卻未動過一兵一卒征討殺伐。四十年后,還鄉公子卒于虎賁都城,國人為紀念他,創作了名曲還鄉[2],時至今日,虎賁人一聽起此曲也不禁生出思鄉之念,熱淚盈眶。”

    莫起感嘆:“這還鄉公子著實讓人敬佩!”

    “總之呢,虎賁與洛河作為九州大地最強的兩方勢力,隔上數十年,便要重演一次歷史。自還鄉公子之后,尚有十方公子、信鼎公子、公子時、公子遠,他們之中每一個人的出現,勢必卷起神州大地的浪潮,風靡天下數十年。各地的史官將此六人稱為‘九州六公子’,自他們以后將近百年,世間再無公子之名。”

    “各地以虎賁和洛河兩股強大的靠山為依托,斗得不亦樂乎。而這兩個主要力量則趁機拉攏勢力,明爭暗斗,以龍門城為界,北方是虎賁的勢力范圍,南部則是洛河勢力范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揭东县| 剑阁县| 葫芦岛市| 呼伦贝尔市| 汤原县| 肇庆市| 蓬溪县| 尚义县| 江山市| 罗定市| 东明县| 七台河市| 防城港市| 浙江省| 兴化市| 科技| 齐齐哈尔市| 林芝县| 江孜县| 龙江县| 平凉市| 麻栗坡县| 沙河市| 禄丰县| 武陟县| 和龙市| 安龙县| 襄垣县| 祁阳县| 秦皇岛市| 津市市| 西林县| 海南省| 横峰县| 宜川县| 宿迁市| 兴和县| 林西县| 恭城|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