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03章 涼州羌亂-《血之孫吳》


    第(1/3)頁

    184年(光和七年)冬,分別來自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金城郡、隴西郡枹罕、河關等地的羌人舉事叛亂,想趁機對抗經歷數年的腐敗和亂政已然衰弱的中央統治。

    后來由羌人和小月氏人組成的湟中義從軍,在令居兵變反抗大漢長官,并加入叛軍,殺護羌校尉冷征,導致事態升級。

    此時,兩股叛軍合兵,以原湟中義從胡士兵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為將軍。

    此次聯合意味著叛軍控制了金城在黃河沿岸的條狀地帶。

    短短幾周內,叛軍攻克金城郡治——允吾,從此以金城郡為主要作亂據點。

    因為涼州刺史左昌侵占防御軍費,救軍不濟,所以幫了叛軍的大忙。

    金城太守——陳懿前往叛軍大營,商談釋放人質,反遭叛軍殺害。

    后來,人質中的新安縣令邊章、涼州從事韓遂被說服加入了叛軍。

    因為這些在涼州有名望之人的加入,使得叛軍獲得了更大范圍的民間支持,而此二人將在叛亂逐漸進行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隨后,叛軍圍左昌于冀縣總部。

    一些邊將起初并不想救援左昌,但蓋勛迫令他們前去救援。叛軍因為尊敬蓋勛,于是主動撤圍。此事后,左昌被虔誠的儒生宋臬取代。

    宋臬認為,只有在民間教授《孝經》才能平亂,不顧下級反對將這一建議上表朝廷,隨即也被楊雍取代。

    但地方狀況并未因此改善,地方官再度被叛軍圍攻。有應對羌亂經驗的新任護羌校尉——夏育在漢陽郡的畜官遭句就種羌首領滇吾攻打,蓋勛又一次率軍往救。

    但這次,他在附近的狐盤遭到慘敗,夏育、蓋勛都逃走了。

    此時,涼州政府顯然已經不能靠自己的實力應對叛軍了,只能期盼著朝廷組織大軍前來平叛。

    185年春,叛軍人數已經達到了數萬人。朝廷任命征討黃巾的名將——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防御長安。

    但皇甫嵩初期無功,因宦官誹謗,上任四個月后于七月被免職。

    涼州的持續叛亂使國庫大損,朝廷不得不課稅、征召勞力以應戰,司徒崔烈建議放棄涼州。

    議郎傅燮則發表了一篇激動人心的演說,譴責崔烈,并強調涼州地處前線的重要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襄垣县| 木里| 边坝县| 平遥县| 辉南县| 杨浦区| 孟州市| 莒南县| 朝阳市| 平潭县| 苏尼特左旗| 宁强县| 黑水县| 金乡县| 蚌埠市| 中宁县| 锡林浩特市| 吴旗县| 昌平区| 湘乡市| 正安县| 宁波市| 佛坪县| 通许县| 长葛市| 鄱阳县| 平顶山市| 中超| 金寨县| 从化市| 南木林县| 遵化市| 乾安县| 广河县| 宁明县| 鄂托克前旗| 大埔县| 高州市| 本溪|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