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天之后,徐永原路折返,終于回到了手機有信號的地界。 此時他已是輕裝上陣,工兵鏟和洛陽鏟已經(jīng)被他用防雨布包起來,就近找了個地方掩埋。 這種東西短時間內(nèi)應(yīng)該是用不著了,而且網(wǎng)購也不貴,實在沒必要來來回回背著,反曲復(fù)合弓則要留到走出荒野之后再尋找地方掩藏。 不過他的登山包深處卻多出了大約4斤多的黃金。 兩百多斤黃金他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帶走,能不能背得動是一回事,怎么處理又是一回事。 這種沒有證書的黃金,通常要通過典當行和民間金鋪回收。 而這些典當行和私人金鋪,根本不可能一口氣吃下這么多黃金,甚至很多連吃下4斤黃金都得勒緊褲腰帶。 而且一下處理太多黃金,還容易引起相關(guān)部門的注意…… 因此哪怕是這4斤黃金,他也打算分批次分地點陸續(xù)處理。 這是還在大漢的時候就定下的計劃,這些黃金在埋下之前,徐永就將其被熔鑄成了200多克的小金條,這次只取了其中10根。 “叮鈴叮!” “叮鈴叮!” “叮鈴叮……” 剛剛有了信號,他那靠充電寶維持著的手機就鈴聲大作。 除了通信公司、廣告、和幾個app發(fā)來的信息,剩下最多的就是劉希陽的微信。 至于家中的父母,早在出發(fā)之前他就打過電話,以這個五一假期要跟隨老師參加田野考古實習、在野外可能沒有信號為由提前做了報備,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擔心。 而除了劉希陽之外,還有一個人也聯(lián)系了他 ——顧家的貓咪,歷史系學姐顧嘉。 這條消息是昨天晚上才發(fā)過來的,里面的內(nèi)容十分簡介:【你什么時候回學校?】 看來她應(yīng)該已經(jīng)試過了徐永對“黃腸題湊”的改良,并且對效果還比較滿意,因此決定和他進一步接觸。 不過徐永只是笑了笑,并未立刻回復(fù)。 退出聊天窗口后,他又點開了右上角標注著“33”字樣的劉希陽頭像: 【分享視頻。】 【分享視頻。】 【分享視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