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楊筠松與風耳良將-《墓錄之首陽妖陵》
第(1/3)頁
楊筠松是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是唐朝著名的地理風水學家,《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等著名的風水著作都是出自其手,被后人稱之為“風水祖師爺”,只是這“風水師祖”的腰牌現在居然出現在司馬懿費勁心思隱藏起的盒子里。
“穿越了?怎么感覺我們像是在拍電影,一會兒三國一會兒唐朝的。”王宇的話引來所有人的鄙視,陳教授更是一改以往的嚴肅直接給王宇頭上拍了一巴掌說:“我就是這么教你的?這明顯是楊筠松進過墓里并留下自己的腰牌,你再說出這樣無厘頭的話小心我不讓你畢業。”王宇捂著頭悄悄地躲到一邊。
陳雨潔疑惑地說:“如此兇險的古墓,一路走來我們費了多大勁兒,難道楊筠松進來就沒留下什么痕跡?”
“我倒不這么認為。楊筠松在風水上的造詣可謂是登峰造極,他如果想進來,一定能準確定位出墓室的位置,并且能找到一條最安全的路。我找耳室的位置時,依據的就是他寫的《撼龍經》。”胡爺要過腰牌,當看到背面耳朵的圖案時皺緊了眉頭。
云志道:“那么壁畫中的金蛇也是被他拿走了,到底是什么?而且為什么他要留下自己腰牌呢?”眾人都陷入沉思,誰也想不明白楊筠松從這里拿走的金蛇到底藏著什么秘密。
“我有一個大膽的推測,你們聽聽。”胡爺坐在地上道:“凡是懂得歷史和學習天星風水術的人都知道青囊經共有兩本,一本是秦末漢初由黃石公所著的風水奇書,另一本就是三國時華佗所著的醫書。但我師父卻說青囊經實則只有一本,這本經書不光有風水術,還有醫術。而楊筠松的著作中說‘天下萬書唯青囊經至上’,他留下的所有經書都是根據自己深不可測的風水學識,再結合青囊經所著,我們現在雖然也可以查閱到青囊經的內容,但都是后人通過零碎的歷史資料拼集而成,真正的經書早就失傳了,再結合之前發現的壁畫,那我們能不能認為司馬懿將青囊經藏在了自己的墓中,而楊筠松進來盜走了經書。”
“我覺得有可能,手術室里的壁畫不是說司馬懿將經書交給了一條蛇么,也許指的就是這里的金蛇。”陳雨潔附和道。
陳教授也點頭同意胡爺的推測,道:“正史上記載楊筠松當年一身清貧云游四方,所過之處幫助貧苦百姓看風水,卻從不收取半文錢,而野史上說楊筠松也有著過人的醫術,尤其在各種疑難雜癥上有著獨特的療法。把這些都結合起來看的話就說得過去了,楊筠松在這里同時得到了風水術和醫術。”
“還有一個證據。”胡爺將腰牌的背面給大家看:“教授,你可曾聽過‘風耳良將’的稱呼?”
陳教授搖搖頭,而一旁的徐乾卻突然說:“我聽說過,是專門以盜墓為生的一個幫派。自古盜墓賊按行動手法不同分為發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四大門派,但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隱匿的一派便是風耳良將,他們從一出生就被帶到黑暗的地下生活,久而久之便鍛煉出過人的聽力,據說他們不僅可以通過回聲聽出墓葬的位置并畫出整座墓的結構,還能判斷出機關設置的方式,那個耳朵的刻畫就是風耳良將的標志,但他們似乎并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跡。”
聽到這里眾人不約而同地看向聽力極佳的張晨,嚇得張晨以為大家認為他就是風耳良將,連忙搖頭賠笑解釋道:“我只是天生聽力好些,從來沒被送到過地下接受訓練,而且也沒聽說過你們說的風耳良將,更沒有靠聲音來判斷墓室結構的本事了!”
陳雨潔看張晨誤會了大家,立馬打圓場:“我們只是好奇,放心吧,也沒想著能和你聯系起來。”然后又轉頭對其他人說:“這么說楊筠松也是風耳良將中的一員,這么特殊的盜墓手法再加上風水上造詣,可以輕易進墓也就不覺得意外了。現在把所有的線索都聯系起來,這個推測的可信度就很高。”
聽了陳雨潔的話張晨才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然后馬上又皺起眉頭盯著胡爺手中的腰牌,那個耳朵形的圖案好像在哪見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广河县|
蕲春县|
鹤岗市|
闵行区|
舞阳县|
纳雍县|
宁夏|
永吉县|
江阴市|
松原市|
奈曼旗|
兴海县|
师宗县|
横山县|
内江市|
哈尔滨市|
深泽县|
宁明县|
白城市|
双流县|
封丘县|
石景山区|
资兴市|
盐山县|
丹巴县|
永修县|
青海省|
乐昌市|
南汇区|
九江县|
汨罗市|
玛沁县|
都安|
永新县|
阜宁县|
武宁县|
嘉兴市|
宿迁市|
宁都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