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秦的體制從根本上就是混亂的。” “從一開始,就只寄望功臣能幫助鞏固天下,但就如我前面說的,真正希望這個天下好的,從來都只是最上面跟最底層,一個關心著帝國興衰,一個關心自己的基本生活。” “寄望于食利者,本就自欺欺人。” “大秦真正要做的,是讓官吏流動起來,有著穩定的晉升體制,而不是功臣子弟官官相護。” “眼下大秦郡縣一級,因天高皇帝遠,朝廷管轄不力,已漸漸有失控的風險,若是再持續幾年,地方恐會尾大不掉,到時朝廷對天下的控制力,只會更低。” “大秦的郡縣制,從某種程度而言,并不適合大秦。” 聞言。 扶蘇卻是一怔。 他凝聲道:“嵇先生此話何意?” “大秦難道不當行郡縣?可你之前分明十分貶低分封。” 嵇恒淡淡道:“天下并非只有郡縣,分封兩種制度,當然所謂的郡國并立,我也并不看好,大秦眼下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不僅要救民,還要救吏。” “官吏才是朝廷的手足。” “朝廷是靠基礎的官吏維持的統治。” “地方的當務之急,其實是給官吏提供新的上升空間,集附官吏之心,當初郡縣分封時,有朝臣提到郡國并立,這其實是一個辦法,但這種辦法風險極大,容易地方尾大不掉,因而并不適合。” “我也從未推崇。” “我問你,秦未一統天下時,是如何治理的?” 扶蘇一愣。 他認真的想了一下,凝聲道:“跟現在并無區別,依舊是朝廷,郡,縣。” 嵇恒搖了搖頭,道:“不一樣,那時候是秦國,現在是大秦。” “兩者的地界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扶蘇眉頭一皺。 他還是有些理解不了。 嵇恒緩緩道:“過去是秦國朝堂,下面是郡,然后是縣,而今是大秦朝堂,到郡,到縣,那可否中間再設一個‘國’,而這個‘國’由朝廷的三公九卿十二官府統轄,朝廷通過直接管理三公九卿的官員,繼而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從現在的郡縣二級管理,變成國郡縣三級管理。” “這個國可換成州、省等詞。” “大秦眼下食利者眾多,在這個內憂外患的節骨眼上,是不適合對食利者動刀的,因而只能盡可能的擴大統治階層,以便給予底層官吏上升空間。” “等到天下局勢稍定,便可借機削減食利者,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設立行省或州,也能極大提高行政效率。” “過去朝廷管理三十六郡,地方發生什么事情,等朝廷知曉,再到朝廷政令下去,耗費時間十分漫長,反應也十分遲緩緩慢,等朝廷政令真下去,事態早已嚴重,若為三級管理結構,等地方發生事變時,行省及州可以先行行事,然后一邊向朝廷傳令,一邊向四周行省及州尋求援助。” “將事態控制在極小范圍。” 聞言。 扶蘇心念一動。 他卻是大體聽明白了。 嵇恒是想把過去秦國那套體系,直接搬運到天下,將天下三十六郡,劃分為幾個大的行省或州,這些行省和州由朝廷直接控制,繼而實現對地方的有效控制。 通過增加一個行省,給底層官吏提供上升空間,繼而穩定住底層官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