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手工業的確有很多黑幕。” “也急需解決。” “從某種程度而言,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官吏跟商賈不同,商賈逐利,他們想將商品高價販售出去,只能盡可能提高商品質量,而官府不然,官吏只起監督作用,相對于借此讓民眾獲利,他們更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自己任職內,不出現大問題,一切照舊是最好。” “秦廷這些年過于關注大政,卻是疏忽了對底層的關注。” “繼而給了官吏上下其手的空間。” “其中大秦嚴格的‘工籍’便是問題所在。” “將門虎子,虎父犬子,這兩種情況一直更替發生,嚴格限制民眾的戶籍,一定會阻礙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若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算你上書提高各項手工業的檢測標準,最終依舊會重演今日之事。” 嵇恒似想到了什么。 補充了幾句。 “另外不要過于抬高制度的作用。”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活人又豈會真被一個死的制度束縛住?” “只要利益足夠大。” “任何制度都會被破壞的。” “對于一切涉及底層的制度,在初期往往都對弱勢一方更公平,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制度只會越來越偏向強勢的一方,因為到了后期,每個制度下都會形成一批利益相關的利益集團。” “這些人就如你方才說的‘嗇夫’,他們在這個制度下謀利,本能的就會維護自身利益。” “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 “唯一能做的,就是隔段時間清理一遍。” “避免真的尾大不掉。” 說到這。 嵇恒目光微閃,道:“或許讓底層民眾參與監督也是個辦法。” “不過這個辦法操作性不高。” “情況也難料。” 嵇恒沒有就此多說,繼續道:“眼下大秦的腐化這么嚴重,某種程度其實是依托于世襲工籍,工匠一脈相傳,他們跟官吏一直打交代,時間長了,自然會攀上交情,因而想有力避免這種情況,除了定期對官吏進行清理,還要打破當前的世襲制。” “讓其他戶籍的人也能為工匠。”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是無窮無盡,也是富有想象力的。” “唯有讓底層民眾參與進來,盡可能激發民眾的才能,才能推動手工業始終向前發展。” “眼下還難以做到這種程度。” “另外。” 嵇恒頓了一下,道:“大秦開國已九年,但在很多生產技術方面,卻出現了一定停滯,除了工匠懈怠,官商有意壓制,跟大秦的皇室其實也有脫不開的干系,甚至于大秦的皇室才是主因。” “大秦皇室太貪了!” 一語落下。 扶蘇卻是當場愕然。 大秦皇室是過于關心大政,有些疏忽了底層,但何曾限制過技術提升? 扶蘇滿眼困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