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將案上這份‘急書’,扔到了案下,直言道:“你們看看吧。” 眾人等人面面相覷,卻是不知發生了什么。 扶蘇上前,將這枚竹簡拾起,定睛看了幾眼,臉色陡然一變,而后連忙將竹簡遞給了蒙毅,等蒙毅杜赫都看完,兩人臉色同樣微變。 嬴政道:“竹簡上的內容你們都看到了。” “河東郡滿載萬鈞鹽鐵的船只,在懷縣觸礁沉沒,關中冬季積存的鹽鐵幾乎都沉入了水中,而今春耕在即,卻突發此事,爾等對此事如何看?” 蒙毅略作沉思,作揖道:“回陛下。” “臣認為事有蹊蹺。” “冬季時,大雪封路,鹽鐵運送艱難,因而各地生產的鹽鐵,都只能囤積在一個地方,以便等開春后,隨水路運送到各郡縣。” “過去商賈經營,鹽鐵鮮少出事。” “而今朝廷剛推行‘官山海’,大量運送船只就觸礁沉水,而且此事更為異樣的是,各家商賈竟都不約而同選擇了同時出行。” “這次沉船事件臣認為大有蹊蹺。” “臣請陛下下令嚴查。” 嬴政微微額首,看向了少府杜赫。 杜赫皺眉沉思著,他道:“陛下,臣同樣認為此事有蹊蹺,但眼下的當務之急,臣認為是解決即將到來的春耕。” “春耕不能出事。” “冬季時地方黔首居家不出。” “少鹽少鐵并無影響。” “但還有不到半月就要春耕了,突然大量的鹽鐵落水,這則消息一旦傳出,勢必會引起地方黔首恐慌,民無鹽則無力,無鐵則難耕地,兩者皆無,對地方黔首的影響太過惡劣。” “也會極大影響今年的糧食生產和產出。” “若因少鹽鐵,致使發生動亂,恐對當下時勢不利。” “臣認為首要當解決鹽鐵需求。” 嬴政微微額首,看向扶蘇,道:“扶蘇,你呢?” 扶蘇深吸口氣,作揖道:“回父皇。” “兒臣認為當以民生為重,地方少青壯,缺少鹽鐵,就地方僅存的老弱婦幼根本耕種不了那么多田地,因而鹽鐵短缺之事,必須要盡快解決。” “決不能影響到春耕。” “另則。” “兒臣同樣認可蒙廷尉的看法。” “此次沉船事件大有蹊蹺,當對此事進行嚴查。” “商賈利益熏心,去年為朝廷奪走了鹽池、礦山,心中未必接受,暗中做一些手腳也極有可能。” “兒臣認為當兩者并重。” “既要解決鹽鐵短缺,也要打壓商賈的囂張氣焰。” “請父皇明鑒。” 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扶蘇,開口道:“傳朕口諭,少府,治粟內史府,廷尉府聯手,扶蘇主事,徹查河東郡沉船一事,同時協同解決地方缺少鹽鐵之事。” 聞言。 扶蘇心神一凜,拱手道:“兒臣領命。” “臣遵令。” “臣遵令。” 不多時。 扶蘇三人出了宮殿。 蒙毅沉聲道:“河東郡距關中上百里,臣認為當立即派遣官員,前去河東懷縣,實地勘察情況,同時臣也認為,當立即傳令臨近關中的郡縣,朝關中各郡運送鹽鐵,以解關中的鹽鐵之缺。” “另外對這些商賈也該嚴加督查。” 杜赫道:“臣認為當務之急是封鎖消息,避免此事為民眾知曉。” “一旦為民眾知曉,大肆哄搶之下,只怕會造成更大的混亂,而且民眾對具體情況并不了解,稍一為人教唆挑動,就很可能爆發沖突,民間械斗本就頻繁,往常因爭奪水源不少大打出手,而今只怕會更甚。” “公子當盡快決定。” “此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