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夏天干旱,這邊人是渴不死,大家吃的水是勉強有的,但地里是真的缺水。灌溉都靠去很遠的河邊或者水庫挑水過來,就算存活了下來,稻谷也是處于經常缺水的狀態,欠收還是好的,有些地方附近水源實在太遠的,枯死了顆粒無收的情況都有。 其實大家早就知道了這季稻谷收成不怎么樣,真豐收了,哪里會跟賣女兒一樣嫁女。哪怕現在家里沒糧,熬一熬也就好了。 收成差,交完公糧,然后統計剩余的糧食。再按照一年大家所有的工分來計算。比如整個大隊有一萬個工分,如果剩余收成有一萬斤糧,那么一個工分就值一斤糧的價格。但如果只有一千斤糧,一個工分就值一兩糧食的價格。 算出多少工分多少錢之后,你可以選擇要糧或者要錢。不過今年不用問了,都會選擇要糧。但就算如此,也分不了多少,今年冬天,又得仙去不少老人了。分糧了,大家沒有一點喜悅,一些身子骨不好的老人甚至已經開始準備絕食了。 而身子骨就算硬朗的老人,也只有兩選擇,要么也去了得了,要么乘著現在還能動彈,披上破棉襖,拿上一個破碗,乞討去。沒有破碗的,也得刻意弄碎一個角。去乞討的時候,讓施舍者明白,我碗是破的,盛碗稀的,也就只有這樣高,不會多要你的。 你拿一個好碗去乞討,有善心的人就算看你可憐,想給你一口稀的,那給你多少呢。給多了人家不舍得,給少了,又過意不去,干脆就不搭理你。碗口破,裝稀的是裝不了多少的,心善之人想著也就是自己少喝一口的事,也就給了。 羅家一家子也愁,他們不是愁自己家里能不能熬的下去。兩丫頭跟著大哥去城里了,農忙的時候,她們也掙了不少工分。這一進一出,就能節省不少。而且羅成留下的錢,除了羅兵結婚那天給了十塊,其他的只動了一點。 所以羅家是日子今天不會熬的艱難,再退一步說,大兒子在城里,怎么都有一個后路。但依然得愁呀,父親羅文有弟弟妹妹呀,長兄為父,雖然弟弟妹妹都是當父母的人了,甚至要不了幾年都可以當爺爺奶奶了。 這樣的收成,真難做到見死不救的。當然這只是剛分糧了,還沒到那時候。真等到來開口了,基本是已經撐不下去了。 羅家一家人坐飯桌上喝著稀菜粥,說是菜粥也不過是幾片子菜,粥也清的很。窩窩頭今天也沒弄,家里最近其實吃的還可以的,但這糧分下來,愁的就單純想省一省。兒媳秦茹也知道情況,嫁過來這幾天,公婆對她都很好。 秦茹今天也一樣愁,人雖然嫁過來了,以后娘家也就是客家了,自己回去就是一個客人。但哪有兒女真不擔憂家人的,羅家這邊大隊里分的不好,秦嶺口就能好拉,都一樣,有些村田地差的分的可能更少。 吃飯,門是關著的,但也只是虛掩。突然門被推開了,一老者穿著破棉襖,手里拿著個破碗,出現在大家面前。 “大~大舅。” “哥。” 喊大舅的是父親羅文,喊哥的是羅成的奶奶。 “燕呀,哥要走了,走的路上來看看你。” 羅成奶奶的哥哥,也就是大舅爺,劉家溝的,奶奶也姓劉。劉家溝在一山溝底下,本來村里田地就不怎么好,連續幾年干旱,真撐不住了。知道今天收成不好,但老人也沒多少真愿意死的,活著誰不想呀。有時候也就是自欺欺人,想著萬一分的糧夠呢,明年收成好起來了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