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年代:開局退伍回家正文卷第一百九十九章又去忽悠軋鋼廠主任 最新網址: 如何安裝一臺叉車,在羅成這里,問題是不大的,因為最重要的升降和動力方式已經解決了。而汽車廠目前本來就是組裝車輛的,叉車他是已經有把握百分百造出來的。 之前搞方塊車也好,搞三輪貨車也好,在造型上,都比較簡單的,想加什么就加點什么,不要什么就不要了。因為增加的那點東西對于車輛性能是影響不大的。 如果不考慮成本和性能,直接加裝鋼鐵板塊來達到重量平衡就行了。而且目前國內生產的叉車,就是如此,車子舉力不強,拉力是夠的。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車身重2t,但可能能叉起的貨品1t都達不到。 但目前國內又不重視這點,為了達到高舉力的效果,往往是浪費很多鋼鐵材料,大型的柴油發動機,能源消耗大,來達到舉更重的東西效果。 就這樣說吧,如來了解叉車歷史的人都會明白,在所謂的自主研發的前提下,為了先達到要求的功效,國內的叉車造型大多都弄成了有點類似與裝甲車了。 羅成也理解,搞研發需要人才的,國內目前是真的沒啥人才。否則羅成也不可能這樣輕易的成為一個七級工程師了,按照現在的工業水平,可以這樣說,后世很多理科生,能在這時代成為工程師。 叉車的圖紙結構羅成是大致的畫了出來,但他不想用目前死板的造車方式。要是一輛車就多浪費幾百斤鋼材的話,并且因為浪費的重量也會加劇其他方面的消耗。比如一輛2.5t的車,功效跟2t的車一樣,那不光是2t省了0.5t材料的問題,發動機少拖拉0.5t的重量,油耗也會小很多。 所以這叉車,羅成打算去一趟軋鋼廠,來一個三方合作。羅成都不懂力學原理,用太死板的方式要測出車架車叉多重多厚,車身連接軸承又得多厚的材料,然后再反推車身加設備又得多少重量最合理。 如果一點都不計算,就靠無數次的死板嘗試,那優化個毛,一年可能都找不出最合理的數值。只能找專業數據和材料分析的來搞,而說到這方面,羅成感覺自己還不如被學校勸退的高茹呢。 要說到合作,自然是找高校,工廠出錢,那邊派專業的人進行協助。但目前工廠的錢,都要用于自身擴張上面,發動機弄出來,要一個廠完全自產化,那目前就是一個無底洞。 所以羅成自然想到了好像根本就不缺錢的軋鋼廠,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叉車沒必要的浪費幾百斤甚至上千斤材料,這成本高出來的還不是要算在購買者身上。而且油耗還高。 羅成打算直接去那邊,就給軋鋼廠兩選擇,功效一樣的車,你是選擇一個油耗高的價格還貴的呢,還是選擇價格便宜,油耗還低的。選擇后者,趕緊掏點錢,給你機會把價格打下來,最后實惠的還是你。 這研發的錢,伱不掏也可以,看本大爺不宰死你。只要你乖乖掏錢,保證賣給你的車子,比賣給其他廠一臺便宜幾百塊。而且本來你這邊就有現成的鋼材,測試起來也簡單,其他單位測試還要在你這邊生產模型,沒達到要求就沒用了。軋鋼廠不一樣,不合適直接回爐就是了。 想來想去,羅成覺得軋鋼廠不支援點,實在不合適,目前羅成面對軋鋼廠的心態的確有點我窮我有理的樣子,但真制造出了成本更低的叉車,對于軋鋼廠來說的確也是有益的。 “高茹~高茹~。” 想到既然是三方合作,工廠這邊也是要一個負責人的,而思來想去,其實高茹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學的是理科,對這方面知識有涉及。這剛從學校出來,再回去搞個力學方面的科研,也容易適應。當然了,也不指望她能發揮多少作用,負責監管就可以了。真項目達成,汽車制造廠可是甲方爸爸。 所以羅成就出了辦公室在護欄邊對著樓下喊著高茹的名字,這上下樓太麻煩,喊話方便。 也就幾秒鐘的時間,高茹就出來了,然后看見羅成招手的情況下,明白是要她上去。 沒有人收她當學生,哪怕她現在分了房,也是汽車廠的正式工,工資還是按照大學生儲備干部走的。但現在心情依然不好,她需要上進,需要表現自己,達到羅成給她描繪的那個高度,讓以前的學校自己給她發畢業證書。 人是被喊來辦公室了,但羅成看著高茹的樣子,心情就不美好了。你身子是被別人看光了,搞的就跟是自己看了似的,就因為同情你,又是開導,又是收你進廠,還一切按照大學生的標準來。 就因為沒收你當學生,還不高興。今天要不是姜組長告訴自己,自己要是收學生,對于學生來說是多么精貴的事情。差點就無所謂的收了高茹了,想到以后別人能當自己學生就是一種榮耀。這得潛規則多少漂亮的女學生呀,可惜了,自己有對象了,羅成感覺自己為了戴茜茜是放棄了一大片森林呀。但這樣的犧牲又不能跟戴茜茜說,說了可能她不明白自己的犧牲的同事,說不定就對自己實行暴力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