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緊急起飛-《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2/3)頁
飛機應答器是一種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制的電子設備,當它接收到一個無線電詢問信號時會自動響應,讓地面的二次雷達能夠獲知飛機的位置。
根據規定,民用航空航班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必須開應答機。
“沒有,而且還是在前幾次出現的航線上面。”
這架奇怪的飛機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以營長的經驗,即便是這樣一部老式的雷達,他也能夠判斷出那應該是一架波音707。
并且之前幾次,它都規規矩矩地飛在從東京到馬尼拉的航線上面,除了沒開應答機之外,表現和一架民航客機別無二致。
雷達營長當然也考慮過這有可能是一架偵察機。
畢竟把偵察機偽裝成客機,或者讓戰斗機借助客機掩護也算是北約系統空軍的常見戰術了——在大多數情況下,被偵察的一方都沒有膽量對這樣的目標開火。
不過在東部海域附近常見的p3c并不能飛到這個速度,而e3預警機或者rc135偵察機則因為外形有明顯的變化,回波信號會更大。
營長一時間也確實想不出除了一架波音707之外還有可能是什么。
所以上級也只是讓他們多加留意,如果這架飛機有什么異常動作再行匯報。
當然,對于類似的情況,最穩妥的辦法當然是起飛戰斗機進行目視跟蹤確認。
這樣既可以準確查明情況,也可以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做出臨機處置。
比如驅離或者干擾。
但對于80-90年代的航空兵部隊來說,哪怕是面對空情緊急起飛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組織起來也并不輕松。
無論是飛機完備率、飛行員經驗還是地勤單位的能力水平,都會限制飛機的出動速度。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錢。
航空兵部隊并沒有足夠的經費隨時維持1-2架處在熱車狀態的飛機隨時待命。
因此往往等到飛機完成整備準備起飛時,目標飛機早就已經遠離了海岸線。
不過今天,情況卻出現了一些變化。
“營長,那架飛機偏離航線了。”眼尖的雷達兵第一個發現了顯示器上面目標位置的異常:
“它好像降低了飛行高度,然后……開始折返”
“這可不是折返……”營長畢竟還是見多識廣,他知道這種之字形航線要么是在反潛,要么就是在偵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新邵县|
广元市|
华亭县|
禄劝|
米泉市|
镇平县|
福州市|
嵊州市|
新余市|
青神县|
仙桃市|
勐海县|
宝鸡市|
保山市|
武威市|
万州区|
灵川县|
浦江县|
沾益县|
鹤壁市|
石嘴山市|
沂源县|
积石山|
尼木县|
古丈县|
佛坪县|
河曲县|
武山县|
元氏县|
沾化县|
化州市|
信阳市|
灯塔市|
宜丰县|
卢湾区|
岳池县|
内黄县|
阿合奇县|
永州市|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