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寧國府大開中門,迎接上門的開國勛親時。 與此同時,神京城郊的碼頭官道上,肩摩轂擊,車駕延綿不絕。 碼頭的外圍官道關卡前,已被大批手持刀槍、身披甲胄的軍卒們實施戒嚴。 碼頭里面則是人滿為患,旌旗獵獵,有代表皇室的龍旒,亦有欽差的旌節。 惟缺了一面,王命旗牌。 因運河極其重要,是連接南下的運糧命脈,故而大周有專門清理河道的衙門,閑時便負責維護運河道的暢通無阻。 運河的河道里,四艘破冰船迎風排頭散開。 兩艘高大壯觀的樓船,正安靜地停泊在運河的河道上面。 樓船的后面,則是十數艘官船,以及六艘運兵船,每艘運兵船的船頭,各嵌進三門佛郎機火炮。 所有船上的舵手們,正緊張忙碌地或揚帆或做啟航的準備。 碼頭上面的力夫們,則是不斷地往官船上面補給淡水、食物。 高臺處,熙熙攘攘的青綠官袍小吏們,正有條不紊地將一箱箱木盒子,通過長長的棧橋搬運至河道中的樓船甲板。 另一邊的高臺處,數不盡的披甲軍士,正在隊正的喝罵聲響中整隊,開始列隊登船。 隱約可見,其中還有一隊甲士,人人手持大周的制式火器。 其中一艘樓船甲板上,南下欽差副使之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俞,正神情不快地喝罵著隨行人員,命他們加快手上的動作。 甲板上一眾隨行官員、小吏們,無不是戰戰兢兢地駐足垂首聽罵。 等王副使罵完,他們這才點頭哈腰復又緊張地忙碌開來。 罵罷一眾隨同官員,王俞又喊來一位綠衣小吏,吩咐道:“你,馬上往寧國公府跑一趟,讓那賈玖趕緊過來,別讓他擔誤了時辰。” 與他并排而站的另一位副使、吏部右侍郎陸慎,見狀,他的眉頭輕輕皺起,這王副都御史,似乎是有想和欽差正使攬權的打算。 從王俞一來到碼頭,便開始大包獨攬,連他這位同屬副使的正三品侍郎,都沒被他瞧在眼里。 不過,陸慎微微思忖,便猜到這王俞為何會目中無人,意欲攬權了。 其人座師,乃首輔楊瑞和,而他又是楊首輔的得意門生。 顯然,科舉出身的王俞,應是瞧不上武官出身的西寧伯,對于陛下用勛親來當這個欽差正使,許是王俞,他的心里正憋著一肚子火呢。 而目前的兵部尚書一職,恰好空缺! 大周朝堂對于上位者來說,沒有秘密。 這王俞顯然是得了他座師楊首輔的首肯,許是從南下回來,便能坐到兵部尚書的位置。 陸慎也懶得瞧王俞在他面前耍威風,拱手一揖,和他打了聲招呼,便回他的船艙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