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趙老三接道:“那齊國的田單就是造謠的罪魁禍首!” 樂毅幕然收止笑聲,沉默不語,樂間叫道:“這個父親已經知道。” 趙老大仰天長嘆一聲道:“我也是后來聽說,當年將軍攻打齊國,只有莒城和即墨沒有收服,田單便利用將軍久在齊國的原因,大肆造謠,誣蔑將軍在齊國稱王。” 趙老二怔了一怔,頓足道:“這個陰險奸詐的小人,當時我跟隨在將軍身邊,將軍為了燕國能真正收服齊國,才故意如此,他竟然故意冤枉將軍。” 樂間插口道:“他冤枉父親,并非是因為這個,還有功高震主,他把田單和郭懷仁說的話又說了一遍——” “哎,”樂毅嘆了一口氣道:“當時燕惠王本來就不容我,又受到田單的挑撥,派了騎劫代替我鎮守齊國,我心里明白燕王不懷好意,便到了趙國。?!? 趙老三又道:“這也是劫數使然,田單后來與騎劫交戰,設置騙局用計謀迷惑燕軍,結果在即墨城下把騎劫的軍隊打得大敗,又輾轉戰斗追逐燕軍,收復了齊國的全部城邑,當年將軍的功勞,全讓他一抹而盡——” 趙老大也嘆了一口氣道:“將軍蒙此大冤,今天終于由燕王派在下來予以澄清,并向將軍轉送這封書信?!? “冤枉都冤枉夠了,還假惺惺的干什么?時光能倒流嗎?將軍這些年的青春能陪嗎?”趙老二火氣直往上升,不忿的叫道:“不看,不看。。?!? “你這個老二?”趙老大責怪道,把書信收了回來,恭恭敬敬的遞給樂毅:“將軍,請!” “你沒碰到這樣的事,擱你心里當然覺不出來?!壁w老二氣道。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趙老大畢恭畢敬的說道。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樂毅笑了一下。 “將軍,說的好!”趙老二痛快的喝道。 “他帶樂兒倒是不薄,給他一個面子吧?”樂毅接過信展開:“先王把整個燕國委托給將軍,將軍為燕國戰敗齊國,替先王報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沒有不震動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記將軍的功勞呢!正遇上先王辭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誤了我。我所以派騎劫代替將軍,是因為將軍長年在外,風餐露宿,因此召回將軍暫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計。不想將軍誤聽傳言,認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拋棄了燕國而歸附趙國。將軍從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對得住先王待將軍的一片深情厚意呢?” “好個無恥,得便宜還賣乖。”趙老二氣道。 “欲將用之,必先信之,先皇待父親不薄,父親又何嘗不是以仁義待之,大王又怎么好意思說出這樣的話來?!睒烽g說道。 趙老大只覺聽得羞愧的低下頭,小里小氣的燕王,哪是眼前的人可比。 樂毅慷慨地寫下了著名的《報燕惠王書》(此處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報燕惠王書》出于游士為夸張樂毅單獨主謀合縱破齊而偽托),書中針對惠王的無理指責和虛偽粉飾,表明自己對先王的一片忠心,與先王之間的相知相得,駁斥惠王對自己的種種責難、誤解,抒發功敗垂成的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的歷史教訓申明自己不為昏主效愚忠,不學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爭精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