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醫劍修(五)-《修劍的農修》
第(1/3)頁
對明光宗而言,能少損失兩名金丹弟子,木蘭的費用酬勞就值了。
而在木蘭這里,當然不可能教授醫修的那一套。她只是現身說法,減少同道統師兄弟姐妹們不必要的死廢。
首先是扭轉大家的概念,尋找晉階契機不是找死、更不是犯蠢,
其次才是學習如何救自己、救同伴。最妙的是,當她說得先保住自己的命、才有同伴的命在時,沒有人敢說她是貪生怕死軟弱無力的家伙。明光宗也將木蘭認為必備的常用藥物、符箓、陣盤等裝備作為弟子的份例發放,這一點讓上過課的弟子們很高興。不過,她推崇的封存入自己劍氣、必要時可以保命的劍符,因為沒法“打印”、不能高效低成本地批量制作,成為了選修課——這個劍符與怕死一點關系也沒有,反而能體現出劍修本身的水平。
當然,最重要的是邊學邊實踐。
上次來和光界,木蘭非常匆忙地跟著大部隊去打仗,打完也是逛個集市買了伴手禮就走,具體什么樣的情況并不是很了解,只要知道這里的靈氣濃度超過風鳴界就行了。待的時間長些,接觸到了筑基練氣乃至凡人時,她才知道,原來靈氣充沛不等于物產豐富,更不等于資源足夠。難怪和光界居然有兩個劍修門派,但其他如法修和其他流派并不昌盛,因為風鳴界整體偏農耕不同,本地文明程度不高,凡人以放牧漁獵為主,民風彪悍、部族戰亂頻繁,除了強悍又消耗物資較少的劍修門派,其他修煉方式的“群眾基礎”不足以支撐其興起。
很適合大規模實施人工種植。
可,明光宗大概無人樂意種地。這是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的問題,除非從出生開始就訓練比較“正常”的思維,否則即使大家非常清楚種植對修士的好處,也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有創新思維的優秀弟子來從事農業工作……所以,大量傷藥、劍符等所需要的動植物原材料倒不失為一個突破口。
另外,因為明光宗有一處海岸線,這里的劍修們因為本地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影響,除了一些可以提取有價值的妖丹的海獸,其他的海洋物產并不重視,連挖了妖丹的海獸都是扔在原處的。這對海洋生態固然是好事,可大家對陸地的態度則稍微有些涸澤而漁,連施肥的概念都不是很正確——尤其曾經是兩派相爭的一大片山區,基本上已經廢了。
木蘭并沒有對和光界的生活方式提出什么改良建議——這也不是她一個區區金丹后期的小輩能置喙的。不過,看到了完全不對的地方什么都不做并非她的作風,也違背本心,所以她還是將自己可以對外的那個實驗室法屋放著開放給所有人隨意參觀,不看還不行!
其他人如何想與她無關。
她的任務是爭取讓更多的同道統兄弟姐妹們多活幾個。
“看到這樣的靈植,如果不確定有沒有問題,別輕易去碰。”木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株野生的植株,天然毒素,還無解!她用一只妖獸做了活體試驗,提煉了一片顏色與其他葉子不同的葉片,灌進妖獸嘴里;這只看似挺強壯的長角大動物本來還張牙舞爪了一段時間,然后就見到它慢慢無力地坐下、趴到,過了好半晌才死去,而且死得很平靜,似乎是自然衰弱而死亡的。
“看,只要一片葉子,就可以弄死一只筑基妖獸。如果把有毒的與無毒的混淆了,可能會死好幾個人。……別以為野生的都是好的,弄不好是致命的。”
為了讓大家知道采植靈訣的重要性,還要浪費一只好不容易弄來的妖獸,真是的!不過,她將有毒植株收走,同時獸尸直接扔進空珠里喂妖植的做法,終于讓一群劍修們:即使救助過再多的人,醫修也從來不是善茬。
……
明光宗,或者說是和光界劍修們很多固有的思維不可能一個月內得到扭轉,但起碼大家都接受了及時療傷等于繼續戰斗等于取得勝利的基本理念,也算是明光宗“雇傭”她來上課的目的之一吧?!
一抬頭,呵,果然不負“雙方爭奪交界處”的“美名”。
有段時間木蘭很困惑,為什么兩個關系極度糟糕的劍修門派不保持一個“安全”距離,現在她倒是看明白了:沒有對手的劍修如何能成長呢?!于是,雙方都有意識地將另一派作為自己弟子的“試劍石”,這可以讓自家弟子在資源貧瘠的地方以最快速度晉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鄂尔多斯市|
漠河县|
马鞍山市|
平山县|
房产|
宝应县|
禹州市|
广宁县|
泗阳县|
淮阳县|
宁波市|
汾西县|
张掖市|
沾益县|
永城市|
松原市|
措勤县|
无棣县|
武强县|
综艺|
华阴市|
武安市|
孝感市|
徐闻县|
平安县|
南乐县|
宝应县|
修水县|
伽师县|
黔东|
慈溪市|
凉山|
南陵县|
凤山县|
阜阳市|
朔州市|
成都市|
革吉县|
且末县|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