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任務一堆(四)-《修劍的農修》
第(1/3)頁
木蘭對丹符器陣醫都有所涉獵,準確地說相對專業人士的水平而言很不怎么樣。但她是劍修,首要的是戰斗力,然后才是其他“才藝”。
如今她“摸”出來兩個三米高的“機器人”,金屬加非金屬以及少許機器智能,加了中品靈石做動力,動作頗靈活地拓通道、挖原礦、簡易加工和打包運輸,還能相互配合著干活。又由于符兵沒有血肉,不怕連元嬰都扛不住的毒氣和壓力,更不會因為在壓力黑暗中使用神識而被當地詭異的磁場能量給不知不覺地傷到。
“木蘭師姐,您的符兵不是種靈植的嗎?”怎么成挖礦的了?
“只要不是太復雜,它們都可做。”采礦機器人其實不比種植的簡單。可問題是這里的礦除了環境極差,情況倒是相對簡單,那么沒有意識的最低級機器智能足夠用了。
東道主高度感興趣。木蘭就用毫無保留的符兵制作方法和修理手段,換了一批風鳴界修士、尤其是劍修可能用得上的藥材種子——價值基本相當,因為她的符兵技術含量并不高,就勝在新奇。
雙方皆大歡喜。
其他煉虛們也多少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而且還是擼袖子親自上的那種。
可比較麻煩的是,因為能量不對勁,土系法術時不時會失靈甚至出問題,也因此來采礦的全部是煉虛帶隊、化神為主。面對這樣的大自然,大家肯定不可能有本事搞定環境本身,只能在防御和工具方面下手。
木蘭貢獻了采礦機器人,還旁觀到高品階的“創意”四藝。比如采礦預警符,因為設計原理跟其他的不一樣,居然能不受環境影響。又比如特制靈泉水,居然能顯示出礦脈走向——問題是這確實是丹修練出來的丹藥溶于靈泉水以后得到的。更不要說想出來的不少法器設計,雖然一時來不及把實物都做出來,但初步估計能有三四樣具有實踐意義。
出力的劍修們最后都交換到些自己滿意的東西,而東道主也確實得到了提高效率、減少傷亡的好物。
木蘭琢磨了剩下的幾件活計,然后開始在自己小小世界里的一半陸地及近岸海水里種滿人工培養劑的原料。這些五十幾種植株是她自己“研發”出來的,淡水、海水、陸地和山地作物,大部分是植物,其他的是動物。這些“原料”最長不超過十年就能用,提取保存有效成分,以及殘留物的回收利用,最后是固體廢料的高溫無害化處理。
如果不是她已經煉虛,根本對付不了那么多數量的材料和工序——如果元嬰來做、得有三個人干活,金丹則是需要一支隊伍才能搞定。尤其是其中還有一種靈蜂和一種群居昆蟲。若非自己的小小世界,她是必須養在法屋里、同時還需要先培養一段時間這些動物的“食物鏈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博乐市|
南漳县|
灵丘县|
桂东县|
玉林市|
巴青县|
宣汉县|
庆城县|
枝江市|
新沂市|
平遥县|
延津县|
长寿区|
嘉禾县|
英山县|
土默特左旗|
南安市|
文山县|
临西县|
乐陵市|
黄梅县|
天镇县|
乐平市|
依安县|
长岛县|
西乌珠穆沁旗|
郴州市|
景德镇市|
金乡县|
塔河县|
黑河市|
沁源县|
延川县|
乐山市|
建平县|
定结县|
定襄县|
改则县|
仙居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