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這便是我的欲念么!” “呵……” 游方由驚轉喜,后歸于平靜,露出了“不出所料”的笑容。 沒錯,他早已經預料到了,自己三尸必然與“道”之一字有關,但他卻沒想到,其所表現出的形象,竟如此地令人震撼! “上尸”為“天”,代表著他的嗔念仿若高天,外表看似淡然自在,實則一直有一股“怒火”隱于其中,甚至可能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 而經過一番思索,游方確認,這股嗔怒的來源或許便是一直困著自己的那一道道“樊籠”,只要未曾真正掙脫,便無法真正“息怒”! “老頭子、唐門、碧游村、龔慶……老天師……”意識到這一點后,游方下意識地便開始在心中細數,細數從過去到現在,自己所困于的一道道樊籠。 看得出,他很誠實,因為他并不想欺騙自己什么,所以,盡管老頭子與老天師于他有大情、有大恩,他也依然將他們給算上了,而且話又說回來,這“嗔怒”與“嗔怒”……也并非完全相同。 細細思索下來,游方輕輕點頭,自覺理清了頭緒,也不禁嘴角一翹、露出笑容。 在他看來,自己對碧游村、對龔慶、乃至對唐門的怒,都是一種“身不由己”、“無可奈何”、“被動為之”的怒…… 而自己對老頭子的“怒”,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說法,那是獨屬于子女的一種任性,不過自己比較孝順,從沒有表現出來過罷了。 “不,或許表現出來過,只不過老頭子并不在意,唉……”想到這里,游方的眼前突然閃過了許多過往的瞬間,不由得嘆了口氣。 “至于老天師嘛,呵呵……”他接著又搖頭失笑,“老天師太高了,也走得太遠了,就算只是想要看到他的背影……也仿佛終生不可及。” 對于老天師,游方更多的是一種只在于“求道”一途的復雜情緒,或者說是“雜念”,而他清楚,這是無可避免的。 他雖然嘴上不在意,心里也不在意,但在內心深處、連他自己都控制不了、觸及不到的地方,他終究……還是在意的。 正如他自己所說,老天師太高了,高到讓天下所有人都心生絕望、望塵莫及,仰頭看去,天地間盡是其投下的陰影。 “或許,也只有等我真正能看見他的背影、甚至走到他的身邊,這些雜念才會真正消失……”游方聳了聳肩,很快便將之拋到了腦后去。 接著,游方的目光穿過“上尸”凝成的氣膜,看向了其中那片方方正正的懸浮“島嶼”,其上山川河流、土地海洋應有盡有,像是一方世界的模型。 這便是他的“下尸”,其形為“地”,代表著他的癡念仿若大地厚土般沉厚凝實,難以被任何人、事、物所動搖。 一直以來,異人界都習慣將“癡念”與“**”畫上等號,這很正常,因為通常來講,**是最吸引人、也最讓人難以自拔的一種欲念,天下癡者多為其所困。 然而,“癡”之一字的本來解釋為——“不明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也就是說,**執念不過是“諸般邪行”中的其中一種,而非能將之概括。 至于何為“邪”,那便是“非善非惡”、“隨心隨性”,所有的行為都只聽從自己的內心而不受任何綁挾之人,便是“邪道中人”。 從這個角度而言,游方實際上也的確是這樣的人,只不過他的“隨性”要更講正道原則,也未傷天害理,由此才沒怎么在外人面前展現。 “看樣子,我似乎是有些過于任性了?”分析到這里,游方的腦袋突然搖起,作出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也是,他這癡念之強、都能與厚土大地相比擬,從某種角度而言,的確可以說成是“無與倫比的任性”。 “不過,我喜歡!” 但緊接著,游方的臉上又洋溢起笑意,他很清楚,這就是他自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