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男孩兒沒有名字。 或者說,在他知道自己叫什么之前,便被帶離了父母。 帶走他的人,自稱為“神的奴仆”,他們信奉一個名為“蠱”的東西,住在一個名叫“藥仙會”的山洞中。 這些,都是他后來在“上課”的時候知道的。 自男孩兒有記憶起,他便一直待在這個山洞中,沒有出去過,也從不明白什么叫“自由”。 和其他一同待在這兒的孩子一樣,每當他有所動作,哪怕只是朝著山洞的方向爬了幾步,他也會立刻被那些“奴仆”給抓起來,施以嚴厲的懲戒。 在這一過程里,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痛”。 男孩兒不喜歡痛,非常的不喜歡,所以漸漸的,他不會再去做那些會讓自己痛的事情,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一動不敢動。 畢竟,在“痛”降臨之前,沒有人會知道到底哪些動作會痛、哪些不會,那些“奴仆”也從不會告訴他們,這是一種被默認的“規則”,需要他們自己去總結、掌握。 那個時候,整個洞里幾乎無時無刻不充滿了哭聲,畢竟他們都很小,能夠表達的方式也就只有“哭”,但很遺憾,“哭”也同樣在“規則”之中。 不過,這樣的日子也并沒有持續多久,直到洞中再沒有一點哭聲后,他們所有人便迎來了新的生活。 一開始,男孩兒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自己每天都會被放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周圍都濕漉漉的,感覺十分難受。 他嘗試過離開這個難受環境,但事實告訴他這也同樣是“規則”,在遭受過幾次“痛”后,他也便只能繼續忍耐了下去。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男孩兒發現,自己的身邊似乎時不時就會有人被抱走,他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但他知道,這樣似乎就不會難受了。 于是,他也便學著那些被抱走的人的樣子,閉上眼睛浮在了“水”中,可迎接他的除了嗆了一大口水外,便又是一連番的“痛”。 直到后來長大一點兒,能夠“上課”后,男孩兒才知曉,這個東西叫做“藥浴”,能夠增強自己的體質、引導自己的炁,同時讓自己與“蠱”更加相合。 也正是那時候他才終于明白,為什么時不時就會有人被抱走,原來他們不是變“舒服”了,而是……“死”了。 “老師”說過。 死。 意味著生命的結束…… 意味著一片漆黑,什么都感覺不到了。 男孩兒很怕黑,所以他無論如何都不想要“死”,所以他變得更加聽話,覺得這樣應該就不會“死”了。 就這樣,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男孩兒終于不用再成天被泡著,他穿上了白色的衣服,開始了“上課”。 在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有很多,而其中最令男孩兒感興趣的東西……那便是“蠱”! 男孩兒很好奇,這些“奴仆”都這么厲害了,那能令他們都崇拜的東西,該有多么厲害? 他也想要那么厲害,他不想再“痛”了。 當然,好奇歸好奇,但男孩兒并沒有因好奇而去提問,只因為在“課堂”上提過問題的人全都施以了懲戒,這讓他明白,這也是“規則”。 因為“課堂”的存在,讓他明白了許多,也讓他更加聰明,知道怎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才能不受到“痛”。 就這樣,“課堂”的生活一直持續著,男孩兒每天都能夠學到新的東西,不知過去了多久…… 他唯一知道的便是,周圍的人似乎都開始變得“聰明”,他們都不會再有任何問題、再有任何動作,所有人……好像都變成了一樣的! 一直到有一天,“老師”終于是告訴他們,“課堂”結束了,但沒有人回應,大家都很“聰明”。 而對于大家的“聰明”,“老師”和“奴仆”們似乎也非常滿意,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微笑,互相點頭慶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