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沉默了一會之后,姜言開口問了一句。
“沒辦法,咱們航空這一塊起步比較晚,人手不足,咱們又不能大規模的派到SL留學,只能自己培養人才,組織找我談過話,我就改變注意了,到學校任教培養咱們自己的人才,不過我還在研究院坐兼職的設計院,這也算兩不誤吧!”
“強子被分配到地質勘探隊,現在正全國各處跑,滿全國的尋找石油。”
“你也知道,這石油可是現在機器的血液,咱們國家缺油啊!”
曹斌說這個情況姜言自然明白,五十年代那時候年產100多萬噸的玉門油田是我國石油產量的半壁江山。
這個時候全國只有玉門,獨山子(后來在這里發現了KLMY油田),圣燈山,石油溝,延長這么幾個小油田,遠遠不能滿足國家對石油的需求。
那時,石油短缺已經成為困擾我國的一大難題,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都只能靠“洋油”過日子,由于石油工業產品遍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這樣,我國的國民經濟命脈就相當于被別人攥在手里。
這個時期四九城包裹全國的公共汽車都使用各種來源的煤氣作為燃料,以至于每個汽車都鼎了一個大的黑色氣包。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后,我國石油才實現自給自足。
不過現在距離大慶油田被發現還有差不多三年半的時間,自己要不要把大慶有油田的事情說出來。
倒是這大慶的名字是后來發現石油才命名的,現在叫什么自己根本不知道,而且油田的具體位置姜言并不清楚。
倒是中原油田姜言還知道一點,晚上回去看看自己空間里面有沒有大慶油田的位置,如果沒有自己只能把中原油田匿名上報。
“家臣現在在哪里?”姜言又開口問了一句。
“他也在四九城,他被分配到四九城建國門外豫王墳的第一機械廠,現在是里面的八級工程師。”
“還不錯,等我最近忙完這一段時間咱們找個機會聚聚。”
“沒問題,對了姜言你現在在哪里工作啊!”
“我現在在四九城第三軋鋼廠做做工程師,住在南鑼鼓巷25號院,距離伱將來住的柳條胡同不遠,沒事的時候可以到我哪里看看,串串門。”
“行,沒有問題。”
姜言帶著蔣思瑞在曹斌這里呆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才告辭離開,在這期間姜言還見到了曹斌的老婆程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