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名士:”這位菩薩好像很擅長思考,那吳名士有疑問“ 幻月:“我們可否幫助菩薩積攢七情”拜了拜問 吳名士:”這紫竹林中,讓人時常有籠罩之感,諸般事物,也像是由小變大“ 吳名士:”菩薩可知這紫竹林中的奧秘“ 金珠菩薩道:“刻意積攢做什么?本就放下了屠刀,何必再拿起來” 幻月:“各位菩薩為七情所困,卻又不積攢七情,何必為難自己” 金珠菩薩道:“芥子須彌,須彌芥子,皆為造化” 吳名士:”這竹林若是如須彌芥子“ 吳名士:”那么,是有生靈刻意為之?“ 吳名士:”玄奘大師,似乎也識得這七情之法“ 吳名士:”玄奘大師,要和這七位女菩薩交流交流嗎“ 吳名士:”對了菩薩,這下面的信徒,可是鎮上來的“ 玄奘同樣指掐智慧印道:“曾有一大善人行善無數,不得成佛,問佛為何,佛拿出一把屠刀道:你用它殺了我就可以成佛,善人起來想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金珠菩薩道:“正是如此,七情于我,就如屠刀,不拿屠刀,不得成佛,手拿屠刀,不得成佛” 金珠菩薩道:“自然是” 吳名士:”這些人變成了蛛身,想來是被菩薩感化了?“ 金珠菩薩道:“本身妖身,自覺自在,他們來了,不得解脫,他們走了” 吳名士:”原來如此“ (事實上這段應該張三來的,霧) (因為玄奘剛剛和張三嘴炮,霧) 吳名士:”想來,也是這竹林的緣故了“ 張三:(⊙﹏⊙) 金珠菩薩點頭 吳名士:”這須彌芥子,卻是讓吳名士,見到了這諸般眾生“ 吳名士:”雖然不知道是何人為之,但其有心了“ 吳名士:”既然這些人本就是妖,也就不必多事了“ 吳名士:”晚輩在這里沒有想做的了,就是不知道這些好友們還有什么想做的“ 吳名士:”菩薩若是有需要,也可以提出來“ 張三:“菩薩,小僧敢問,您終究是困于何?” 張三:(●—●) 張三:光頭上場了 張三:“困于情之不足?” 金珠菩薩默默道:“佛觀一缽水,四萬八千蟲,一草一芥,也是眾生,貧尼所以執迷于若是須彌眾生種種皆由芥子而成,那芥子眾生才是真眾生。” 吳名士:”菩薩想太多了“ 張三:“小僧有一疑問,菩薩對于眾生的理解是什么?” 吳名士:”無量眾生,不可觀之“ 張三:(看我把他拉到和我一個境界,讓我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他) 張三:(_(:з」∠)_) 金珠菩薩眼中滿是思索,側臥而思,她道:“若芥子眾生才是眾生,貧尼是不是扭曲了無數的芥子眾生的思才有了貧尼的思” 吳名士:”或許吧“ 吳名士:“但那其實不重要” 張三:(啊,這,還沒完事么) 吳名士:“是眾生故,是我故,是一樣的” 吳名士:“能夠如何,自有世間的造化” 吳名士:“想那么多,不如賞花飲酒,好好生活” 張三:(●—●) 金珠菩薩道:“那眾生與我,此間無二,是否德業相等” 吳名士:“菩薩說是眾生之思,或是自己之思,最后還不是應在菩薩身上” 張三:(好,懂了,他認為微生物才是眾生) 吳名士:“菩薩自身所為,能與不能,也是自作自受罷了” 吳名士:“德業不可度算” 吳名士:“若是斤斤計較德業,與俗人何異” 張三:“菩薩,敢問,芥子眾可會因您的消亡而消亡?” 張三:“又或者說,芥子眾成為了你,他們的思想組合成了你的思想” 金珠菩薩道:“若德業不可度算,那我之芥子殺伐他人芥子,是何人業漲,何人業消,我之芥子與他人芥子死后由存,業從何來?” 張三:“不是你駕馭了它們,而是他們成為了你” 張三:(●—●) 張三:(兔子,你要不要以后打字短一點) 張三:(好歹讓我們知道你還沒說完) 張三:(絕了) (霧,打字太慢) 吳名士:“這個要看情況的” 張三:(分開說) 吳名士:“菩薩且自思索吧” 吳名士:“不過” 金珠菩薩道:“貧尼便是困于此間” 張三:“既然芥子眾在人生死存亡以后” 吳名士:“菩薩與其宅在洞里思索,不如走出去看看” 張三:“亦會存在世間” 吳名士:“既然菩薩困于此,不如隨玄奘大師一同去渡劫吧” 張三:“那么,你我說說的死亡,便對于他們是無所謂,不可知的” 張三:“你以芥子殺芥子” 吳名士:“既然是眾生所造之業,眾生自有評判” 張三:(啊,絕了) 張三:(大佬,先別說話,她自己想不通啊) 吳名士:“菩薩且自聆聽眾生心語吧” 張三:(你讓他自己想怎么也想不通啊) 張三:(不然這就不是一難了) 秋好名:(看大佬rp) 金珠菩薩道:“貧尼亦是眾生,聽眾生與聽自己無二” 張三:“便對于芥子本身毫無意義” 幻月:(這菩薩簡直就是杠精) 吳名士:“既然菩薩自己不能悟” 張三:“那么業報何來?無非是芥子組合成的人,生靈” 吳名士:“在下不強求” 張三:“它們本身無意識,而生靈有意識” 張三:“業報就在生靈之間的思想” 張三:“畢竟,草木人生而食之” 張三:“便是佛祖也不能說身上有業力纏身” 吳名士:“雖有大道,不可言之” 吳名士:“諸般眾生論,就是想太多了” 金珠菩薩道:“那意識何來?芥子眾生構成了須彌眾生,是一個芥子構成了意識還是兩個?是芥子的本能共同構成了意識,那是多少芥子是意識,多少芥子不是意識” 張三:“這就是生物和死物的區別了” 張三:“芥子本身無情,無感,生而不滅” 吳名士:“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 吳名士:“菩薩的問題會得到解答的” 張三:“于機緣巧合下組合成了有思想的生靈,便貪戀這有感情,有思想的感覺” 金珠菩薩道:“所以芥子眾生構成不同的須彌,意識從何而來?” 張三:“于是欲望從而生來” 吳名士:“這不是菩薩給自己私欲找的借口” 張三:“繁衍變為生物的第一需求” 說話間,金珠菩薩拿出了兩份一樣的材料 一份漸漸構成了一個蜘蛛和尚,一份不變 金珠菩薩道:“何為意識?芥子眾生相同,那須彌眾生便不同而二了嘛?” 張三:“所以,敢問,為何菩薩把他們組合成了生物的模樣?” 吳名士:“相信未來的學問,可以解答菩薩的問題” 張三:“就像武功,大道一般,生物的結構生來就可以誕生智慧和思想” 吳名士:“菩薩且自去思考吧,在下只是普通人” 金珠菩薩道:“為求思” 張三:“如果你問為何生物可以誕生思想” 趙四:(群友們又開始說些我聽不懂的東西了。jpg/emm) 趙四:蝎14:18 趙四:(這他喵的是在干嘛呢?) 張三:“就和天上為何有太陽,水流為何往低處流一般” 張三:“這是天地的奧秘” 張三:蝎14:46 張三:(rp的太強了,失意體前屈) 金珠菩薩嘆息道:“若是只求未來而知,無人思索,那未來的眾生又是從何而知?” 張三:“只要組合成生物的結構并且不出大礙,便可產生智慧” 吳名士:“吾是普通人,菩薩卻不是” 吳名士:“菩薩你加油” 張三:“就像是鐵石相交之間可以產生火花一般” 吳名士:“每個人有每個人要做的” 金珠菩薩一邊思索一邊下意識道:“所以那意識是如何論?是半個生靈就沒有意識了嘛?” 金珠菩薩道:“若是如此那眾生是什么,沒有半個生靈了嘛?” 張三:“敢問,如果一個人被斬去了半身” 張三:“他可還能活?” 張三:“這生靈天生是一體的,無數的芥子組合成了一個生靈” 張三:“他身上的每個地方都是有用的,需要的” 吳名士:“其實菩薩你想說的是,七情為意識的一部分,七情所做所為,與自身所作所為有何異” 張三:“之所以不能出現半個的生靈,只是因為不能足矣維持他的生命罷了” 吳名士:“我覺得,這不重要,因為你的所作所為如何,不是你自己評判的” 張三:“不然一個人被化作人” 金珠菩薩道:“正是如此,貧尼如今也是眾生,那貧尼到底和其他眾生差在何處,和佛又差什么?” 吳名士:“若是好色,別人只覺得你好色罷了,可不會去管,你是不是沖動了” (彘) 吳名士:“差的是不悟” 張三:“菩薩與這眾生的差別,就像是人與人的差別” 吳名士:“這些,只有菩薩自己努力了” 張三:“相似而從不相同” 吳名士:“菩薩你加油” 張三:“至于與佛” 張三:“這就是思想的問題了” 張三:“和芥子眾無大關系” 張三:蝎12 張三:(人彘還不如人棍) 金珠菩薩道:“所以貧尼思索和眾生的差別困惑于眾生之別,思索和佛的差別困惑于意識之別” 張三:“是了” 張三:蝎23:45 張三:(人彘要把人棍去除五感,除盡毛發) 張三:“我佛慈悲” 吳名士:“菩薩你想多了,而且這些問題,在下的解答已經說過” 張三:(●—●) 吳名士:“是菩薩你聽不進去罷了” 張三:(啊,絕了,我總覺得吳有點啰嗦) 吳名士:“菩薩你沉醉于發問中了” 張三:(人家擺明了不聽你話) 張三:(你還一直說) 吳名士:(emmm...) 金珠菩薩道:“見自己,如見天地,貧尼繼續思索了” 吳名士:(她一直問啊) 張三:“至于這些暫且不提” 張三:“敢問菩薩” 吳名士:(我的意思是別問了,咱們做點其他的) 張三:“不拿起屠刀何來放下屠刀?” 張三:(發現有關哲學的比數學簡單多了) 張三:(人急生智) 張三:(可是再怎么急數學題就是做不出來) 金珠菩薩道:“所以貧尼沒有刻意收集七情,而且順其自然,任由七情加身,而后放下” 張三:“因此菩薩還困擾何?” 張三:(我記得剛開始她說不想收集來著) 張三:“小僧可以為菩薩解答”扭曲你的意識誒嘿嘿 金珠菩薩道:“貧尼困擾于眾生問我,我問眾生。眾生問我何以成佛,我問眾生何以成眾生,眾生問我何以為眾生,我問眾生何以成佛” 張三:“啊,這” “這又是回到了眾生之別和意識之別” 張三:總覺得是在套娃,光頭心想 張三:“眾生便是眾生了” 張三:“我們皆是眾生” (這個菩薩是七情之思) (當然執迷于思了) 張三:(●—●) 張三:“何以特別想要成為眾生呢” 金珠菩薩:“佛是眾生?” 張三:“佛何不是眾生?” 張三:“難道他是天生的佛么?” 金珠菩薩道:“既然都是眾生,那就沒有佛了” 張三:難道他有天生的貴種么 金珠菩薩道:“佛便是妖,便是魔,佛便是我!” 張三:“?” 一時間,整個盤絲洞中塵盡光生,蛛網蕩盡。 張三:光頭示意接著說 張三:(啊,累死了) 執七情之思的金珠菩薩坐起身來,指掐智慧印,背后生出大智慧輪 張三:“菩薩這便也是佛了” 張三:執佛禮 張三:(●—●) 張三:“我佛慈悲,這便是成了” 張三:張三頭上掛著漢 張三:這菩薩真是難纏的很 張三:說話還慢半拍 這智慧佛陀道:“貧尼便贈予你一道智慧之光,可借貧尼一次思索。” 張三:“謝菩薩” 一道光從大智慧輪上灑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