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名士:去找方丈 吳名士找到了看守圣火的住持 秋好名:“見過方微道長,見過鳥兄。” 秋好名:走上前去對兩位行禮 吳名士:“主持好” 方微道士道:“你也來耍耍?” 禿頭道士道:“一起來啊” 住持道:“見過施主” 吳名士:“我們還是來調查,白骨兵入侵滅法寺的事情的” 秋好名:“不了不了不了,多謝前輩相邀,晚輩來是有其他事情麻煩道長的。” 方微道士:“請講” 住持道:“哦?施主請講” 吳名士:“主持之前曾對吾好友說過,滅法寺取圣火,乃是為了消滅幽靈兵” 吳名士:“經過我們的調查,白骨與幽靈兵,皆是蝗妖生前所化” 住持點了點頭 吳名士:“寺中并無標記,附近亦無儀式” 吳名士:“那么為何白骨兵偏偏找上滅法寺呢?” 吳名士:“思來想去” 吳名士:“滅法寺只做了一件事情” 吳名士:“那就是毀壞了蝗妖的胚胎” 吳名士:“主持,是這樣吧” 吳名士:“那么,我想請問住持” 住持道:“正是” 吳名士:“毀壞蝗妖胚胎的動機是什么” 吳名士:“又是誰最先提出,帶隊去的呢” 易鱻殸:(穩一點,語氣不要太沖了。) 秋好名:“是這樣的,經過我們這幾天的調查,吳兄對妖蝗以及白骨的事情有了一些獨到的猜想,我們今天又去印證了一些……今日見到大紅袍兄又得到了其他線索,他現在正與紅袍兄回到滅法寺做一些其他的驗證。因為道長也在調查這件事情,可能會知道一些我們未曾了解的線索,也或許可以在我們的猜測中獲得一些新的思路” 易鱻殸:(感覺一個不對你們都得交代的人。) 吳名士:(好名你先回來,我這里道具不夠) 秋好名:“所以斗膽想請道長隨我走一趟滅法寺,一同驗證猜想、交換線索,可能會使事情更好的解決,以免無故勞心勞力甚至南轅北轍。” 秋好名:(我問問他來不來就回來,你們路上慢一點。) 住持道:“這是因為貧僧幾年前欠了一個朋友的人情,那個朋友請了人幫我滅法寺解決了那件事。于是前一陣子那位朋友來信說他有個朋友因為人面蝗妖而死,要我滅法寺還了人情,既然是降妖除魔,我滅法寺就去了” 方微道士道:“好” 秋好名:“有勞道長了。” 吳名士:“在下懷疑,這白骨兵和幽靈兵的來歷,便與滅法寺毀掉胚胎有關” 秋好名:恭敬地跟著道長回到滅法寺,但是還是想快點回去所以比較著急 方微道士道:“無妨” 吳名士:“不知滅法寺是采取何種手法毀掉的胚胎?” 住持一臉驚訝道:“這是怎么回事” 方微道士背著劍帶著禿頭道士和好名一同前往滅法寺。 此時上午九點了 秋好名:去找主持和吳兄 秋好名:將證明材料交給吳兄 住持道:“自然是毀了魔佛布下的令人墮入畜牲道的苗床” 吳名士:“是用火,還是什么” 住持道:“業火” 吳名士:“毀掉后,那些胚胎的尸體還在嗎” 住持道:“一把火燒了” 吳名士:“白骨既然是蝗妖所化” 吳名士:“那么這些蝗妖是哪里來的呢?” 吳名士:“若非有專門的生產場地的話” 吳名士:“在下懷疑,這些白骨與幽靈,便是被滅法寺燒掉的胚胎” 吳名士:“否則,這些怨念糾纏的妖物,又怎么會無端跑到滅法寺呢” 吳名士:“當然,這只是在下的猜想” 住持道:“貧僧正是意識道可能是其他吃人者,還有其他的村鎮的苗床產生的人面蝗妖,才和衙門一同去毀去苗床和人面蝗妖的” 好名和方微道士還有禿頭道士來了 住持道:“那人是井中城的城主兄長井中天,他交友甚廣” 吳名士:“不知主持所說的好友是何人” 吳名士:“嗯...” 吳名士:“那么住持請看” “當初我滅法寺的麻煩便是他找了朋友解決的” 吳名士:拿出糖 吳名士:“好名,把水給我” 吳名士:再拿出一個碗 住持道:“人面蝗妖產的糖?” 秋好名:遞過紫金葫蘆 吳名士:“沒錯” 吳名士:“在下吃過這個糖” 吳名士:將糖和水放到碗里 吳名士:“若是去掉這糖中的怨念,這糖便可與普通的百姓吃了” 易鱻殸:(佛宗可有因果的法門查出這些越念何來) 糖漸漸化在水里,水中漂浮著清晰的幾個殘缺鬼臉,然后在圣火火苗跳動一下,鬼臉便消失了 吳名士:將糖水放在一邊 吳名士:看著圣火 吳名士:接著,揭開兩只蝗妖身上的布 吳名士:“這是我們捕捉的兩只蝗妖” 在圣火之邊,人面蝗妖背后的扭曲的人面漸漸消散 吳名士:“經過我們的觀察,這蝗妖只食青草和樹皮” 吳名士:“并且,蝗妖并不會主動攻擊人” 易鱻殸:(等等,這些皇妖有復原的可能) 易鱻殸:(最好此事仔細觀察一下。) 吳名士:“經過風媒的調查,蝗妖攻擊的,都是食人者” 秋好名:“不愧是圣火,妖蝗身上的怨氣也可驅散。” 吳名士:“也就是說,這些蝗妖雖然丑陋,但并無害” 吳名士:“而且會生產用以賑災的糧食” 住持道:“對,人面蝗妖是恍若妖魔的吃人者墮入畜牲道變得” 吳名士:“我曾經以為,魔佛的懲罰,讓災難加劇了” 吳名士:“但現在看來,懲罰食人者,讓食人者生產糧食,才是魔佛的用意” 吳名士:“正好,滅法寺的圣火,能夠清楚蝗妖身上的怨念” 吳名士:“也就是說,這些蝗妖不能算是滅法寺必須清理的妖魔” 易鱻殸:(只是其中的怨念何來那包藥……動了手腳的糧食。) 吳名士:“而那井中天的用意,便值得玩味了” 吳名士:“好名,把風媒的調查報告給住持看看” 吳名士:“而就在剛才,我們從童兄處,得到了新的線索” 吳名士:“之所以會有那么多的食人者,在于各地的糧倉中被人放了蠱” 吳名士:“放蠱,到魔佛的懲罰,到滅法寺除妖,到白骨入侵滅法寺” 吳名士:“其中一定是有關聯的” 住持看著信中內容聽聞此事道:“這……難道說井中天的朋友他那個朋友就是因此而死?” 吳名士:“而這些,都與井中天的推動有關” 吳名士:“這些,晚輩就不知曉了” 易鱻殸:(看看他朋友的死法) 吳名士:“之前所述,還需要滅法寺繼續驗證” 住持道:“那蠱是哪里來的呢……” 吳名士:“不過,現在看來,滅法寺的圣火,對清楚蝗妖的怨念作用很大” 住持道:“嗯,這倒是真的” 吳名士:“蠱乃是蟻奴所做,但并未有人去過糧倉,可能在糧倉收糧時,便混在了里面” 吳名士:“這些,還需要同衙門詳查” 吳名士:“那些胚胎的事,也應該以凈化怨念為主” 吳名士:“利用蝗妖,化解災情” 秋好名:“紫竹林就有蟻奴販賣,我們去看過,應是任何人都可以購買蟻奴。過了紫竹林一路行來的路上才有的蝗災。” 吳名士:“既然各地都有此現象,那么應該很容易查探” 三一:(。。。精彩) 吳名士:“說起來,我的一個好友,在集市中,曾見過賣蝗蟲食物的小販” 住持道:“若是糧食從放進糧倉的時候就有問題可就不好查了,畢竟糧食是從周圍收的,看守糧倉的人也是會有輪換” 吳名士:“不知此間,以蝗蟲為食的現象多嗎” 三一:(兔子團。。。還是必須輕易不能死,不然線索都接不上) 住持道:“若是過去蝗災嚴重了,吃人都有,吃蝗蟲有算什么呢” 吳名士:“那么以蝗蟲為食物,亦能推廣” 易鱻殸:(看看歷史上的蝗災,如果這個能推廣的話,大家為什么不吃呢?) 吳名士:(作用有限) 易鱻殸:(就是因為不能充饑,而且群聚了之后還有毒。) (嘛,除了最后一難,十八難組成的大故事,分成了兩部分,分別九難,每一難也是一個小故事) (√) 易鱻殸:(這不是作用有限是非常有限。) 吳名士:“那小販既然懂得蝗蟲的料理” 吳名士:“應該比隨便吃要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易鱻殸:(更要命的是蝗災結束,你從哪找這么多蝗蟲?這都是鮮明的血淋淋的教訓。) 吳名士:“或許,我們可以再次引蛇出洞” 吳名士:“晚輩這里有一計” 住持道:“施主請講” 吳名士:“既然蝗妖的糖,在消除怨氣后,可以供百姓食用” 吳名士:“那么我們一方面,給沒有糧食的人放糖” 吳名士:“另一方面,以朝廷的名義,以糖換取百姓手中部分余糧” 吳名士:“對外說,重新收集糧倉” 易鱻殸:(第三個方面,放糖的時候,也是積累功德,為此事后寺廟重建打基礎。) 吳名士:“那些人若是還在這里,便會以蠱,充做余糧” 吳名士:“同時,做好統計,編號,讓能識別蠱蟲的人,看出是哪家混入了蠱蟲” 吳名士:“找到對應的人,就能找到后面的線索” 住持道:“好” 易鱻殸:(建議識別蠱蟲的事情專門讓朝廷的不良人來做。) 吳名士:“這賑災放糖,想來也是滅法寺的功德” 吳名士:“那就多謝主持了” 吳名士:“紅袍哥,你覺得此計可行否” 住持道:“今日等會的時候貧僧便帶著圣火燒座糖山運回來” 吳名士:“嗯...” 吳名士:走到方微身邊 吳名士:“方道長是請來助戰的,也應當知曉這些” 童借旨道:“只是,不知若是不是被收糧食的人有問題呢?比如……運糧食的,還有看守糧倉的,那就有些瘆人了” 吳名士:“是這樣” 吳名士:“所以,還需要多加查探” 吳名士:“這些人,紅袍哥都調查過嗎” 方微道士道:“貧道來只是等圣火節開始的時候,賢劫千佛儀式追溯源頭的時候,貧道給對面龍脈來一劍,到時候根據龍脈變動找位置” 秋好名:“編號序號后記錄糧食是經誰之手,再出問題的糧食里面包括運輸者在內一起查。” 吳名士:“若是如此,我們也需要派人監視新糧倉這些環節的人” 吳名士:“不知道長要找什么位置?我們正好從那個方向過來的” 童借旨道:“很不巧的是,我查了,都是運糧食的的,或是看守糧倉的失蹤了一個” 吳名士:“那這里,應當是有問題了” 童借旨道:“活不見人,死不見尸那種” 吳名士:“那紅袍哥有無繼續查下去?” 方微道士道:“這是追溯那些白骨畜牲和幽靈兵的源頭嘛,不過現在源頭不是知道了嘛” 童借旨道:“線索斷了” 吳名士:“嗯...” 吳名士:“那此計仍然可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