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恩:“行啊” 青玄:帶著陳恩下山 陳恩:一路上看看有沒有什么樂子 下山途中,偶有仙籟如風,旁有石碑,上刻——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陳恩:“樂了”上前找找有沒有署名 青玄:“這部琵琶行嘛 旁邊有其他游客的亂涂亂畫,刻著“那不是琵琶聲,那是有人用刀子割肋骨的聲音。”“那是琴聲,不要亂說。”“是劍聲。”“是合奏。”“是嗩吶。”“嗩吶?干汝娘親”“聲樂有三籟之說,人籟不過借以外物而成音,有所局限,地籟乃是六炁作弦,以大地為樂器,如泉水叮咚,如樹葉摩挲,如雷霆震震,乃是萬物混同,無我無他。此聲乃地籟所不能全也,當為之音,常人不能聞之,仙人不可聞之。” 青玄:“一團亂麻” 青玄:“還是接著往下走吧” 青玄:帶著陳恩接著走吧 陳恩:“蠻好玩的” 陳恩:繼續下山 再往下走,有石碑上刻《上清大洞真經》,開篇便是——此經之作,乃自玄微十方,元始天王所運炁撰集也。西王母從元始天王受道,乃共刻北元天中,錄那邪國靈鏡人鳥之人,萊之岫,乃于虛室之中,聚九玄正一之炁,結而成書,字徑一丈,于今存焉。元始天王,又以傳上清八真中央黃老君,使教授下方,當為真人上升三辰者焉。中央黃老君隱禁此書,世無知者,故人間地上,永無此經,上清天真尤所寶秘。…… 青玄:“這怎么……” 青玄:“越來越多” 青玄:接著走吧 署名乃是觀妙先生朱自英。此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嗣掌教門,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師。朱自英曾為真宗祈嗣,得生仁宗,由此頗得二帝尊寵。 陳恩:“人還不少啊” 青玄:“嗯” 陳恩:“這地方跟個景點一樣” 青玄:“說得好啊” 青玄:接著往下走 山腳處,有石碑上劍刻《紫陽真人內傳》的片段——天無謂之空,山無謂之洞,人無謂之房也。山腹中空虛,是為洞庭。人頭中空虛,是為洞房。 青玄:這個仔細看看 其意思是為洞天能混同空間的距離,意之所及、形之所到,一切皆不在話下。 青玄:(可以靈感嗎()) (可以) 骰娘:青玄道友推演靈感的結果是… 骰娘:*D100=46/80慎始如終,則無敗事。(成功) 青玄發覺這是說洞天特性的一座石碑,只是為何有人在這里寫這個? 青玄:“難不成這是一處洞天” 青玄:碰碰陳恩 山腳處,有石碑以斧鑿痕跡——困,無盡渴眠之心,凡人妄以長眠換取長生;餓,永無飽食之欲,凡人妄以不食慕求不死。 青玄:這個也仔細看看 青玄:(靈感嗎()) 此處石碑背后竟然還有凌亂的字跡潦草雕琢——人不當理所當然的接受呼吸等本能,而且當借助兵家武斗四大煉破壞顛覆掉這種本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重構為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最后將其超越,這方是與天斗其樂無窮! (過靈感) 骰娘:青玄道友推演靈感的結果是… 骰娘:*D100=24/8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困難成功) 青玄發現這石碑的凌亂字跡竟然是刻花了某些字后寫下的,那石碑背后原本寫的是《抱樸子》片段——朱砂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咽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 青玄:“” 但是更加奇怪的是…… 其后被續接了一句話。 冰肌玉骨,團抱羽化,玄關胎息,還乎嬰孩。可逆反先天,照見青鳥之血,復歸西姥不死。不死之樹,壽蔽天地;請藥西姥,烏得如羿。 青玄:“你這一路心不在焉的” 青玄:“咳咳咳咳咳咳” 青玄:劇烈得咳嗽 青玄:“我靠” 陳恩:“多喝熱水嗷” 青玄:“不是嗷” 青玄:“這上面寫的” 青玄:“不死之樹” 青玄:“不是我弄進化的那個吧” 青玄:死目 陳恩:“想多了,你整那個可是個邪神之樹” 青玄:“希望不是嗷” 青玄:“希望不是” 青玄:“哈哈哈……” 青玄:接著往前走 山腳下,石碑上書——山岳及名山皆有洞室,此中洞室貫通諸山、通達上天,故曰【洞天】。——《道跡經》。洞天之間也是相互聯通的.JPG 青玄:“洞天還能聯通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