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幼囡線》——
楊書俠又看了眼書的封面:“等會!你特么等會?今年……好像是特么嘉靖二十三年吧,那個老板怎么賣的是嘉靖二十四年的,這最近更新是哪來的?!”
于幼囡:@楚太上戒0“師傅是不是,印錯了“
于幼囡:“真有這個人嗎“
楊書俠搖了搖頭道:“為師沒去過湘西,不知道有沒有這個人,但是靈璇宗確實存在?!?br>
于幼囡:@楚太上戒0“要不咱們找人打聽打聽“
楊書俠捏著下巴道:“可是找誰打聽呢?咱們這里離著湘西一千多公里呢。”
于幼囡:“這么遠啊,那算了,估計也就是印書的印錯了“
于幼囡:“師傅咱們吃完走吧“
楊書俠用手絹擦了擦嘴,然后把手絹揣起來道:“走吧?!?br>
于幼囡:“走“
楊書俠道:“徒兒想去哪里玩?”
于幼囡:“咱們去朱鳳山吧“
楊書俠點了點頭道:“好,那就出發!”
于幼囡和楊書俠來到朱鳳山,此山是福州沿海的一片山,因山中有人見到其中朱鳳出沒而得名。
朱鳳山,滿山遍野的生長著楓樹和梧桐,楓葉泛紅,恍若朱砂。
朱鳳山南處,乃是一片少有人經行的溪流巖壁。
山中有廟,有深水潭,廟是瘟神廟,山下有村,村是蟠龍村。
于幼囡:“師傅這里還有廟誒,咱們過去看看吧“
楊書俠在前上山道:“走?!?br>
于幼囡:“師傅,你說這里真的會有朱雀嗎“#跟著師傅走
楊書俠和于幼囡來到瘟神廟,這廟宇不大,倒是外面停著一艘青鳥神船,這是一艘相當廣闊的寶船,舟頭刻著青鳥,其上雕刻丹鏤,青蓋絳襜,氣沖斗牛,望之若山,上有閣道,足載六七千人,物出萬斛。青鳥是風之使者,古人常常在舟頭刻下,祈求水上出行平安。
閩中怪力亂神,以瘟神崇拜最為發達,其演變過程,也很有意思。瘟神崇拜屬于原始宗教,可歸入精靈崇拜或鬼魂崇拜。
先民將多種急性傳染病通稱為瘟疫,并認為瘟疫是因為疫鬼在人體內作祟,治療的辦法是請巫道來驅趕瘟鬼。
然,巫道的本領并非十拿九穩,屢屢失敗下,人們就認為瘟鬼魔力特別高強,轉而改變策略,開始討好和賄賂瘟鬼,禮敬它到別處去。在神道法度轉化下,化鬼為神,化瘟鬼為瘟神。
福州地區流行的瘟神五帝是由五通神演變而來的。五通神在山區是山精木怪的集合,在福州原為水猴、水鳥、蛤蚌、鱸魚、水蛙五怪,能行災布病,人們敬之為五帝、五圣。由怪而帝,動物神就進化為人神,只是神像仍然塑造得猙獰可怖。
五通神雖然改為五帝,但因信眾廣泛,曝光過度,被眼尖的人戳穿底細,地方官府毫不留情鎮壓。
閩南地區的瘟神稱為王爺,祭祀活動比福州更隆重。以送瘟神為例,福州地區基本上是紙扎人馬船只,送入江海;閩南地區往往使用真船實物,火燒或送入海中。
通常是一艘四五米長的木船,滿載紙扎的花花綠綠神靈、儀仗隊和生活用品,游神祭拜之后,堆在空地上一把火燒了。王船造的最好的,還是泉州富美宮,據說長達兩三丈。不但有紙扎神靈人役,還有活雞活羊和柴米油鹽,極盡奢華。富美宮曾經送出一百多艘結實的王爺船,順而下,往往安然漂過海峽,被臺灣居民拾到,立廟祭祀。
而這里瘟神廟外停著的青鳥神船不知是否也是祭神之用。
楊書俠道:“或許是廟中人購置的寶船,九月初三瘟神誕,福州八閩之地有送瘟神的民風。福建的神靈傳入東番(臺灣),通常以分身和分香的方式,只有王爺崇拜還通過漂流這種獨特方式分靈。事實上,閩南人并不將蕭太傅和24位王爺當成瘟神,而是當成管理瘟部厲鬼的神靈,總之,瘟神在閩南修成正果,王爺崇拜最終逃過歷代官府的打擊,至今還擁有廣大信眾,不得不說也是歷經千辛萬苦?!?br>
從五通神廟變成五帝廟、麻王廟,瘟神祠變成王爺府,反映了福建自然崇拜在代表北方文化的政治權力高壓下的頑強蛻變。經過一次次改造,自然神擺脫了低賤出身,自惡鬼演變成正神,越來越接近儒家的價值觀。
于幼囡:“聽不太懂,也就是民俗神嗎“
于幼囡:“咱們進去看看吧“
楊書俠望著四周道:“若是朱雀之類的痕跡,到也得在周圍找尋一番?!?br>
楊書俠在前走進這座瘟神廟,瘟神廟中乃是瘟神五帝,分別是五個人神。
瘟神廟中,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師公在這里做廟祝,供桌上供奉香花水果燈。
于幼囡:“老仙師,你好啊,聽說附近有朱雀的傳說,老先生可有見到過“
老師公抬起渾濁的眼睛,他道:“這朱鳳山中確實有朱鳳神鳥出沒,前些日子東犁村的采藥人還在這朱鳳山中得了仙緣,撿到了鳳凰涅槃的灰燼和尾羽哩?!?br>
于幼囡:“居然是真的,老師公您知道是在哪附近撿到的嗎“
物語:(@于幼囡你不問問山上有什么藥嗎?我記得你的功法有靠藥物增長的)
于幼囡:(仙草野外都可以直接遇見的嗎)
物語:(鳳凰不落無寶之地)
物語:(碰碰運氣)
于幼囡:(掃噶)
老師公想了想道:“大概是在朱鳳山南附近,不過老夫在那附近并沒有找到什么涅槃的痕跡,問東犁村的采藥人時候,他也說不分明?!?br>
于幼囡:“那老師公可知道那邊有草藥比較多嗎“
老師公沉默一下,憋出一句話:“醫館、藥店,這兩處里頭定是草藥比較多的?!?br>
于幼囡:@楚太上戒0“……,確實……,不過我想問的是附近……,平時采藥的地方“
于幼囡:(萬事通)
老師公想了想道:“附近草藥較多的地方是孔雀山、掛袍嶺、青龍墟、櫻愁澗、四季劍門?!?br>
易天行:(四季劍門,作為下屬門派,居然沒有被針對嗎?)
于幼囡:“師傅咱們先去南邊看看吧,萬一遇見鳳凰就好了“
楊書俠贊同的道:“那就一起去看看。”
此地地處朱鳳山南處,少有人經行于此,溪流潺潺流淌而過。此地巖崖石刻疏為怪異,巖壁上畫著很多衣著簡陋的小人,正在跪拜一個圖騰。在溪水之上,一艘船灰蒙蒙的靠在岸邊,擺渡人只拿著一根長且粗的竹竿站在船頭。
于幼囡:“這是這些壁畫上畫的小人是什么呀“
圖騰上是一只騰飛的朱色鳳凰,立于梧桐之上,百鳥拜服!四周圍還畫著很多類似于日月、山川、星辰、河流的意象簡筆畫,看著卻并不凌亂,甚至有一種另類的美感。此地過去先民信奉的應該是‘兜’這種神鳥,或許這里曾經生存過帝丹朱或是歡兜國的后裔。兜,亦即丹朱,本為日神,即‘日中之鳥’。如同,楚地先民以鳳為圖騰,究其原因是他們認為楚地先祖是祝融,又認為祝融和鳳為一體,皆是火之精,這種圖騰崇拜歸根結底是先祖崇拜的現象并不少見!
楊書俠道:“看起來像是先民祭祀。”
于幼囡:“先民嗎……“
于幼囡:“師傅,你說是不是在先民時期鳳凰之類的仙獸就都存在了“
于幼囡:“既然鳳凰這類仙獸都存在,我們人類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呢“
謝易殊:(因為人類比他們更能打)
日常催更太上:(人類適應性很強的)
于幼囡:(古代人類都怎么牛逼嗎)
楊書俠道:“宇宙初開,乾坤開辟之時,陰陽清濁之氣所余便化作先天神圣之類的天生異種,諸如鳳凰、九嬰、真龍就是此類。順應天地法理變化,后天天地依舊可以育化此類精怪神靈,不論是先民之時,亦或者更古老的時代,他們一直存在,甚至曾經將人族踩在腳下。后來,那個拿首山銅搓劍的絕世猛男出現后,一切都改變了,人道之世終究掌握在人族手中,什么仙禽猛獸,都差點被砍成大明一級保護動物?!?br>
于幼囡:“那個絕世猛男是誰啊“
路人路過的時候,輕飄飄的道:“軒轅氏黃帝,帝軒轅?!?br>
——《瑾瑜線》——
海禍案興起重重波瀾,卻不知為何,卻未曾引發太多人關注。這次海禍之中,如此多的鬼神駕群魚,赴海而來,定是囚魔窟在海中有了缺口,造成了鬼神泄露。據說福建旁邊的東海之中藏著囚魔窟三個入口中的一個。
因此,八月十五,魔潮海禍,風聞九野,天下皆動。松江府止住海禍之后,有識之士,自松江府南下八閩,來到福州沿海一帶,意欲入海找到魔潮出口,止住魔潮之禍。
遁甲山摩羅寺一帶,近來地脈生出異變,或將有天光臨照之象,江湖傳聞,乃是洞天門戶行經之兆。而江湖客們(入局者們)也就順著傳聞來到了福州此地。
如今,九月初一,瑾瑜帶著師妹來到福州八閩之地。
來到福州港,這里形形色色的人種,乃至于精怪繁多,卷發的、長發的、紅發的、金發的、三眼的、長翅膀的各式各樣,藏密僧人、吐蕃僧人、天竺僧人、瀛洲犬僧、半人馬、鷹妖、騾馬妖、葡萄妖依疊如云。在這里,互市通衢,世界各地的各色寶貝、世界各地的奴隸、如云一般豐厚的船舶……不勝枚舉。FZ市舶司就在這福州港,有官兵護衛,也有驛站、車馬行。
孔令芹嬌滴滴的道:“哇!好多人啊。”
瑾瑜:(我的物品呢?)
瑾瑜:(我總不能空著手吧)
@百草生山色也(你沒給我發?。?br>
?。愕故前l?。?br>
瑾瑜:(這下汗流浹背了)
瑾瑜:(我不是倒欠6000文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