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早說,害大家白擔心一場。 尤其是四個編劇,還以為要連夜改劇本了呢。 沒想到,孟云清居然把新的劇本都寫好了。 孟云清也有些尷尬,畢竟自己也不是這劇組的初始團隊,貿然的改劇本,還是有些拂四位編劇的面子。 孟云清的劇本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四位編劇的劇本各自取了一點,拼湊成了一個完整的劇本。 并且改了改楊過前中期的形象,少年時期的楊過更像個叛逆的孩子,而斷臂之前的楊過,孟云清去剔除了大部分“狂”的元素,而將其改得瀟灑且富有少年氣。 富有少年期,指的是氣質,而不是傻笑著裝小孩。 是語氣之中、舉手投足之間,既有少年的進取心,也有少年的浮躁之氣。 如同一把出鞘的寶劍,鋒芒畢露。 楊過不是韋小寶,不需要插科打諢,圓滑世故。 而且在孟云清寫的劇本中,前期的楊過,大部分時候都是笑著的。 當然了,這個小絕不是傻笑。 而是發自內心的,由自己的自信所帶動出來的笑。 而中后期的楊過,尤其是小龍女離開之后的楊過,則沒有那么多表情了。 原本那個插科打諢,滿口垃圾話的楊過,其實更像韋小寶。 張記中的劇組,一貫都是他的一言堂,對于其他人的提議,他都是有一票否決權的。 當然了,這個一票否決權,現在也有效。 對除了孟云清之外的其他劇組人員有效。 孟云清的意見他不得不聽,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劇本確實有問題。 好在,孟云清也只是改了一下楊過的戲份,所以劇組需要調整的地方也不算多.... 個屁啊! 楊過身為男一號,戲份貫穿了整部劇,改他的戲份就等于是改整個劇本。 但是張記中還是立刻拍板,按照孟云清的劇本來拍。 人就是這樣,不知道問題所在的時候,可以得過且過,將就將就。 但是一旦知道了問題在哪里,想將就就困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