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路-《犁漢》
第(3/3)頁
不過相比于泰山郡南三縣的烏合,其北面魯國,就恰到多了。
魯縣已屬豫州,但就在梁甫以北,翻過幾座魯中南山地,度過泗水就能進入魯國境內。是以,當泰山軍拿下梁甫之后,北面的魯國也行動了起來。
這任的魯國相是陳逸,也是新上任的。他出任魯國相,是真正讓部分建制黨人奔走想告的事情。原來此君為當年老太傅陳蕃之子,當年老太尉與大將軍竇武參與政變被殺,其子被友人營救才得活。而這次圍剿泰山賊,去年才任太尉的楊賜就舉薦陳逸來做了魯國相,當時說服國家劉宏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再不給禁錮的黨人開一條縫,真會有人去投賊。
最后劉宏來回想了想利害,就只將陳逸一人解錮,并任其為魯國相,勉力他忠心用事。
之后陳逸單車入魯國,主持圍剿之事。他一入郡,見拜訪了黨人前輩八廚之一的蕃向,蕃嘉景,延請他入幕,負責協理錢糧。此外,已有高名,一時俊彥的孔子之后孔融,也被陳逸拉入了幕府。
當泰山軍攻破梁甫后,陳逸并沒有坐守郡治魯縣,而是過泗水,于泗水北岸立下大營。而且雖然他只是初任魯國相,但由于國中的孔、孟、蕃諸多大族都鼎力支持他,最后還是讓他募兵三千。但說實話,以陳逸的眼光來看,魯國兵實在羸弱不堪,看來這些魯國人再沒有當年孔子昂臧九尺大漢,以理服人的武德了。
所以只有此三千羸兵,國相陳逸再是想戰,也只能固守在泗水以北了。
此外還有一路,為瑯琊國相,檀謨所屬。瑯琊國地廣人稀,只戶兩萬,口不足六十萬。然后本國又多是豪族,光瑯琊王一家就擁民萬口,此外還有諸縣劉氏,這些多是城陽景王之后,也是各縣之豪。此外,還有當世經學之家東武伏氏,這就不多介紹,畢竟度滿就是在人家伏氏那里求學的。除此之外,還有姑幕童氏、徐氏皆是大族。此外還有臨沂王氏,這代最出名的就是王叡。
當然聽說有相士曾給他們王氏批過命,說他們王氏渡河而興,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了。然后還有陽城葛氏,和諸葛家不是一路,諸葛家原先就是諸城葛氏,后來遷移到陽城,為了和陽城葛氏區別開,就改名的諸葛氏。諸葛氏大伙都熟,這會諸葛珪還在奉高作他的漢郡丞呢。
但別看瑯琊民少豪強多,但其民夫彪悍也不是瞎說的。畢竟瑯琊山里那么多賊呢?豪強們不勐一點,早被吃掉了。
總之,無論說什么,隨著泰山軍北上西進,一個四路圍剿圈就這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