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先登-《犁漢》
第(2/3)頁
說到這里,韓常就要忍不住嘲笑隔營的靈丘營了。
他們那土里土氣的口音唱著這些雄壯的軍歌,就好像一群鴨子,真是一群土錘。
不過韓常他們不知道的是,對面聽他們也是如是。
但這只是韓常的體悟。
對于同什的鎮戍軍卒來說,在經歷過開始的興奮和新鮮后,整個大營的生活就越發枯燥和難耐了。
無盡的體能訓練,總是繞圈跑,繞圈跑。每一天都是精疲力倦,常常吃著飯就能睡著。
更讓他們不安的是,他們已經隱隱約約聽到了一些營頭的吏士們已經和東南面的漢軍接戰了。
這從醫護營的呻吟和哀嚎就可以證明。
但韓常卻將這些常人視為痛苦的事情甘之如飴。就用他的隊將說的話:
“這疤臉天生就是做好兵的?!?br>
軍營就是韓常的舞臺,他在這里如魚得水。
但幸福的時間總是短暫的。
在六月十五這一天,韓常他們所在的甘陵營再次奉命出發。
這一次他們和泰山軍后軍元帥部前校尉后部一起出發。
這支野戰軍的主將叫郭曙,此人和劉惠相交莫逆。劉惠這人本只是軍中后進,雖然是常山王之后,但在泰山軍中不論這個。
但之后劉惠所表現出的果決和智勇很讓張沖賞識,在完成了幾次漂亮的軍務后,其人就在軍中得到了大力提拔。
而之后這種提拔卻在其妹劉茜入宮后,反下降了。
但誰都知道這意味什么?所以當后軍元帥丁盛軍中缺了一位五百主部將后,就向樞密院上表,請調郭曙來上任。
樞密院和政事堂作為一武一文兩大機構,分別坐落在太平宮前殿左右。政事堂有六部之職,而樞密院則權掌五部元帥、各地鎮戍兵、以及包括軍備、總參、轉輸、醫護司等四司。
丁盛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無非就是對劉惠示好。不過丁盛對誰都示好,對趙家、甄家、劉家皆是如此。
和其他軍將一點不沾不同,他丁大器就要一碗水端平,都是魁的妻家,怎么都要有所表示一下的。
也正是這樣的做派,他丁大器一直認為自己不僅是軍中戰功第一,還是第一會做人的。
沒辦法,他丁大器就是這么秀。
但等到郭曙來后軍就任后,丁盛直呼撿到了寶。本來還只是將他調為副部先過渡一下的。但在郭曙展現其出色的斗技和見識后,丁盛直接將他升為前軍校尉部的后部將。
前軍校尉金泉是丁盛的老部下了,其麾下是后軍元帥部之菁華。郭曙能直接被丁盛安排到這里,可見丁盛對郭曙的認可。
而現在,韓常他們所在的甘陵營就是和這樣一支精兵一起行動。
在離開平原津大營后,這千人的偏師徒步沿著大河的西岸走了四十里,來到了高唐。
在這里他們登上了舟船,直到他們渡過大河的時候,距離這里不遠的高唐仍然緊閉著大門。
守在高唐的是劉虞的一個族人,叫劉簪。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劉簪并沒有選擇出城迎擊城外的泰山軍們。
但泰山軍的目標也不是他們。
在甘陵營的吏士們緊張萬分的以為就要在高唐城下開始他們人生的第一次大戰時,軍中突然又傳令向南開拔。
韓常就是一個小吏士,根本不知道上面到底有什么軍略,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要打誰。
總之,跟著自己的袍澤弟兄們,在飄揚的“甘陵”鎮旗下,韓常他們再次向南出發。
從高唐向南,已經沒了大道,沿途也是人跡稀少。韓常他們在這里補給非常困難,為了節約軍糧,軍中下令定額分糧,每日用食兩次。
但這樣的苦日子并不久,兩日后,他們就來到了濟水之畔。
在水的對面,有一座城邑,那里就是濟水上的要鎮祝阿城。
自張沖離開祝阿已經過去七年有余,昔日那個黔首犁漢之子現在已經成了北地主。而在今日,這座城就要迎來那位北地主麾下的健軍。
祝阿城要比預想中的還要遲鈍。
當郭曙下令在濟水上游二十里淺灘處涉水夜渡的時候,祝阿人還在睡夢中。
踩著冰冷的河水,與手足弟兄們前后相繼入河。韓常第一次感覺到從軍并不總是美好的,相反它特別真實。
等韓常凍凍索索的上了岸,就聽到附近的弟兄們在小聲說著一些消息。
原來就在剛剛涉水的時候,有弟兄就淹死了。
很難相信一個齊腰深的淺水竟然還淹死了人,但事情就是這么發生了。
淹死的那個人,韓常認識,之前他和這人還聊過天,是來自韓常鄉二十里外的小槐社。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南开区|
若尔盖县|
古田县|
兴和县|
靖州|
贵德县|
山西省|
文成县|
申扎县|
玉树县|
康保县|
桦川县|
龙泉市|
沈阳市|
辽宁省|
会昌县|
舟山市|
潞城市|
三亚市|
株洲市|
蓬莱市|
兖州市|
确山县|
黎川县|
苏尼特右旗|
岑溪市|
齐齐哈尔市|
彰化市|
冕宁县|
新疆|
安塞县|
三台县|
玉龙|
阜康市|
潍坊市|
当雄县|
博客|
都昌县|
贵州省|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