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月初八。
蒼山棋石峰,北面山下。
作為‘蒼山論劍’的具體舉辦地,‘棋石峰’早就伴隨著‘先天師’閻闖、‘劍君’陳澤、‘霸王’王正一等一位位第一屆蒼山論劍的天驕宗師而名震十五州,不知多少天驕心馳神往。
直到今日。
終在山下。
棋石峰四面皆不同——
為此,近一年來勤學苦練輕功身法、攀崖技藝的不知凡幾,這一屆論劍從攀崖這一開胃菜開始,勢必更加精彩。
“他也是在洪海修煉閻闖為他量身定制的絕學而證道,前不久三皇子——”
燕京學府‘九現神劍’劉宗悟。
跟上一屆一樣,先登者即為擂主,而且不準使用奇兵異寶,但這一次不止是攀崖時,包括后續在擂臺上也不許動用,完完全全比拼實打實的武力。
還有青湖莊莊主‘鬼神驚’吳羽、巫山城二城主‘巫山雙絕’之一‘拏云手’公孫地影。
有老牌,在第一屆就有亮眼表現,時隔一年卷土重來更進一步。
山下群英震撼。
“參見陛下!”
何浩掌控山海司,對山海界那邊特別是自己人這邊的情況了解最多。
此時,千余天驕匯聚棋石峰北面山下,有過第一屆的經驗,眾人都知道,‘蒼山論劍’第一關,比的就是‘攀崖’,是‘輕功’、‘身法’。
一眾先天炸鍋。
有的是這一屆新加入的,一個個憧憬期待。
證道的人不同,但他們都牽涉到一個共通點——
個個都是傳奇人物,只在說書人的口中。
“他們此來,怕是自取其辱!”
一個個都有故事都有威名,在這一年里,這幾人在論劍中的表現轟傳十五州,人人津津樂道、耳熟能詳。
太多太多。
山海司司正何浩朗道:“昨日羅奇觀海潮、奏笛音,證道先天,成為第一屆論劍中第七位證道天驕,這是大燕第五十位宗師,臣為陛下賀,為大燕賀!”
“攀登時,不禁動武。”
‘鐵火判官’彭法年!
每一次都在大燕十五州掀起一陣轟動,引來無數熱議。
……
‘燕皇’應天行!
以上都是第一屆論劍時頭面人物,個個稱絕,實打實的實力登榜——
“是那個‘大腳’羅奇?我有印象,他在上一屆使的是‘太古遺音琴’,演奏琴曲十分不錯,沒想到最終卻是笛音證道。”
天上神武神威。
“看那邊,那處被撞過,正是‘霸王’拋擲巨石開路時撞山留下,我當時就在現場山崩地裂,險些以為棋石峰要塌,恍如末日。”
‘紅衫金刀’孫桂芬。
最早是陳澤。
怕是難。
又比如《天榜》第三十四‘百曉生’田靖,他跟閻闖淵源更深,只是近來漸行漸遠,但他修煉閻闖贈與《梯云縱》與《倚天屠龍功》,一身實力大進,排名大進。
“羅奇也證道了?”
此外沒打過交道的,例如黑鷹教四大法王之一‘白眉鷹王’楊望、點蒼派四老之一‘劍影’錢凌易、無極宮三圣之一‘凌空步虛’慧真子、八相山八大金剛之一‘摔碑手’辛莊、摩尼寺三大神僧之一‘圣手如來’明禪神僧、鐵衣門五友之一‘隱名劍仙’鐘先生。
仙源學府‘火中仙’沈霞。
“不允許使用奇兵異寶的情況下,這些人在這一屆還能再出彩嗎?”
‘三頭六臂機甲’單一拎出,就已經震撼。
五軍都督府!
大燕朝廷各部門大佬匯聚,這也是一年一度難得盛況。
傅云展的劍術。
一眾天驕仰頭望,鴉雀無聲。
這一次是羅奇。
班仙佛的刀法。
但再一細看,才發現這一個個不是人身,而是甲胄著身,這甲胄非金非石,反倒像是木制,高有二丈余,能踏空而行,三頭顧看八方,六臂各持兵刃,這哪里是甲胄,分明是古代版、武俠版、神話版的——
“機甲!”
看看前排——
舉足輕重!
轟隆隆!
一架‘龍鑾’撥開云霧,橫亙長空。
……
“‘霸王’王正一,他在蒼山論劍就是以氣力無雙而出名,連陛下都贊他‘實乃無雙猛將’。”
燕京學府,‘萬里云追’洪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