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遠在江寧的王法收到了孫恪方的大捷消息感到無比開心,連連贊嘆孫恪方乃吾之良將,擎天支柱!隨后王法下旨對孫恪方及其全軍將士進行獎賞,勉勵他再接再厲。
與此同時孫恪方休整一段時間之后便繼續率領大軍東進,連續攻克了撫錫府和毗陵府等大片富庶的地方,兵鋒直指姑蘇府,這個江南最繁華的府城,是朝廷的賦稅重地!
姑蘇府作為江南的幾何中心,又有運河跟長江相連接,依靠地緣、興盛的農業和漸漸崛起的手工紡織業,便漸漸成了中原王朝不可忽視的重鎮名城。
而一個城市想要真正常青不衰,不管是古代也好,還是現代也罷,其實都離不開核心產業的發展,而如今姑蘇府馳名中外的除了江南的園林之外,便是蘇繡。而蘇繡的成熟得益于蘇州匠人的織造!
孫恪方通過地圖分析,欲攻下姑蘇府必先拿下沙洲縣。沙洲縣地處長江要道,交通以及軍事地位都非常重要,是姑蘇府的屏障。
隨后孫恪方派出一支偏師在水師的大力配合下進行登陸作戰。由于官軍士氣低迷,將領貪生怕死丟下大軍棄城而逃,榮王軍很快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沙洲縣,姑蘇府就像被剝光衣的少女一樣暴露在榮王軍的兵鋒之下!
隨后榮王軍到達姑蘇府的外圍關隘鐵嶺關。地方志《楓橋險要說》中記載:“天下財貨莫盛于姑蘇,姑蘇財貨莫盛于閶門。
為了加強閶門一帶的防衛,于是鐵嶺關拔地而起,“方廣周十三丈有奇,高三丈六尺有奇,下壘石為基,四面瓷磚,中為三層,上覆以瓦,旁置多孔,發矢石銃炮”。平時可以登高僚望,巡視戒備,戰時可以舉煙報警,藏軍固守,與關前的河道、橋梁構成一道扼守姑蘇城西的重要軍事屏障。
榮王軍到達鐵嶺關之后孫恪方遠觀眼前高大的關隘面色凝重,暗嘆一聲不好打,隨即又一下子釋然,世上哪有容易的事情,自古以來流芳百世的名將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步步克服困難,戰勝強敵,揚名立萬!
之后孫恪方馬上制定作戰計劃,利用遠程攻擊狠狠地打擊官軍,以達到震懾對方的目的,隨后在大軍出動猶如獅子搏兔一舉拿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