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法終于可以高枕無憂,安心整理內政和民生問題。而不是像前世歷史上的太平教一樣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一直在打仗。并且更為可笑的是辮子朝還沒被推翻,太平軍最高領導層內部居然在爭權奪利,勾心斗角,最終導致起義失敗!
來自后世的王法當然不能犯這樣致命的錯誤,于是首先第一步就是設立職責明確的部門,輔助自己處理日常工作,不用自己日理萬機,沒日沒夜地處理奏折。那樣的話容易過勞死,就像歷史上的那些所謂的明君一樣大權獨攬,不肯下放權力,讓自己勞心勞力,活的太累,容易英年早逝!
王法綜合前世歷朝歷代的政權架構,再結合現代社會的優秀結晶,于是決定成立內閣。內閣之下設立六部:吏部,戶部,兵部,法部和工部以及禮部。
然后王法開始任命各部尚書:宋自溫為吏部尚書,孔庸之為戶部尚書,徐則林為兵部尚書,張耀镕為法部尚書,陳經為工部尚書,汪兆明為禮部尚書。
接著王法讓各部尚書推薦侍郎人選,經過考核之后就可以上任。王法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讓他們舉薦更多的人才,畢竟自己精力有限,不可能挖掘天下所有的人才,除非自己是神,擁有千里眼和順風耳,對天下所有人洞若觀火明察秋毫!
雖然這樣做的弊端有可能造成大臣拉幫結派,形成黨爭,但是只要自己處理好就不會影響朝政。
小時候看古裝劇里面描述一個王朝內部大臣們形成一個個小團體,互相之間勾心斗角,明爭暗斗,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最后皇帝出手制止,平息矛盾糾紛,被贊譽為千古明君,讓幼小的心靈激動不已。
長大后進入社會,閱歷不斷豐富才發現小時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笑!
黨爭的出現一方面是同窗、同鄉拉幫結派,為了鞏固己方在朝中的勢力,也為了扶持更多私黨,不斷對其他官員、朋黨進行攻擊。另一方面也是皇帝默許的,這樣就不會出現一黨獨大的局面,防止威脅到皇權。
所以王法覺得古代皇帝都有被迫害妄想癥,總覺得有刁民想害朕!卻不想想自己霸占天下,擁有一切資源,享受奢華無比的生活,而這都是壓榨剝削奴役天下百姓得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