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江桓根本不信:“曲大人,你我都知道,大周的貨品在東洋西洋有多受歡迎。我的要求也不高,江家沒有出海經(jīng)驗,曲大人帶著我的這些仆從們走一遭便夠了。” 這個要求看似不高,實則是要從曲家這里得到第一手航路信息,后面的好處多多。江桓將分寸拿捏得極好,這是曲亦瑤最大的讓步了,否則就是動搖曲家的根本。 “聲名在外的江十一果然好手段。” 江桓“哈哈”笑了幾聲:“恐怕不是什么好名聲。” 曲亦瑤見元琦對此面無異色,便知這位殿下早已知曉,心中明白江桓投靠的是這位三殿下,而不是太女。 元琦坦然面對曲亦瑤打量的目光:“既然二位已經(jīng)談妥,糧價一事刻不容緩,還請岱旭盡快出手。” 江桓面對曲亦瑤張狂不羈,對于元琦還是畢恭畢敬:“定不負(fù)殿下所托,三日之內(nèi)必有結(jié)果。” 江桓說著三日之期,元珩等了兩日,半點都沒有動作。來自景成帝的壓力,讓元珩焦頭爛額,只能攔著元琦求救:“三姐,江家怎么還沒有動靜?母皇那里我快頂不住了。” 元琦也不知道江桓在等什么,只能安撫道:“岱旭素來愛兵行險著,你且耐心等一等便是。” 話是這么說,元琦也不知道江桓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到了第三日過半,元珩急的在戶部呆不下去,坐在工部的官署里眼巴巴地望著。 茶水喝了許多,沒等到江桓的消息,卻等到了京城惠河津令。 “下官惠河津令劉專參見襄郡王殿下。” “渡口上出了何事?” 津令津丞是運河修通后專司渡口碼頭橋梁的官員,微末小官,不是出了大事,根本不可能見到元琦這個水部司郎中。 “啟稟殿下,下官今日晨間例行檢查停靠碼頭的貨船,在一艘船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兵刃。事關(guān)重大,下官不敢擅專,只能違例來求見殿下,請殿下做主。” 大量兵刃,可是能視同為謀反的罪名。 “是誰家的船?” “回殿下,是金陵陶家的商船。” 元琦往外走的腳步一頓,陶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