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乎如入無人之境,楊昭行走在屋頂上。 此時府中一片熱鬧,衙門的六部官員以及雍州州牧都在這里喝酒,暢快聊天。 楊昭撥開瓦片,看到了一群大腹便便的中年官員,不斷的吹噓。 “下面的那些縣衙也分下去了,按照同樣的辦法,先關押個把月,等鄉試時間過去了再放出來。”一名官員大聲說道。 “還是李大人的辦法妙啊。”周圍不斷傳來奉承的聲音。 那名官員很是受用,頓時飄飄然起來。 不過他沒得意忘形,開口道:“在下能有啥妙計,都是咱們戶部的宋尚書的妙計。” “咱們這位新帝也真是,折騰這么多干嘛,到頭來還不是我們這些人的子弟來。” “咱們這位陛下可能想要留名青史,做出點不一樣的功績,只可惜……” “對于京城那些大人們來說,還是太嫩了。” …… 楊昭聽著屋內的討論內容,心中并無波瀾。 “果不其然,難怪這些人不吵不鬧了。”楊昭心中暗自說道:“阻攔有才的讀書人參加,讓那些平庸的去,到時候自然過不了關,久而久之還是會被他們重新把握在手上。” 將瓦片重新蓋好,不留痕跡,楊昭離開縣衙屋頂。 每個縣、州府都會有類似于京城六部的小衙門,來管理各地的相關事宜。 楊昭找了州府衙門中另一處屋子,其派頭只比縣衙大廳小上一些,看來六處小衙門正是在那里了。 楊昭走到小衙門后,運氣將窗戶推開,翻了進去。 點亮了一截小蠟燭,楊昭開始翻找戶部的戶籍。 只不過當他看到雜亂堆放的戶籍,頓時頭大。 雍州府的司戶參軍根本就不整理好戶籍本,而是隨意的堆放,不僅將治下的各縣還有州府的戶籍全部堆了起來。 楊昭只好一本一本的翻找,加大了工作量。 就在他查找時,屋外傳來了稀疏的動靜,楊昭只好將蠟燭吹滅。 而后聽到了嘩啦的水聲,楊昭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估計是哪個王八蛋喝多了,出來放水。 等聽到聲音走遠后,楊昭才繼續翻找戶籍。 最終他在最底下找到了被壓得有些皺褶的戶籍本,正是雍州城內的戶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