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大潮中,曾經有一目光敏銳的新青年,他是鄉下郊區里出來的金鳳凰,學成歸來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大發展、大開放的機遇。 為了報道父老鄉親的期望,也為了自己所學所謀能夠有所作為,他賣掉了家里的田地、平方,帶著全部的積蓄開始創業。 和大多數創業約等于破產的菜鳥不同,他不僅有野心還有能力、眼光,瞄準是國外最新技術的市場應用,國內外反復跑把技術拿下來,用了本地的廉價工業用地、廉價勞動力為成本,空手套白狼般的把廠房弄出來了。 然后為了跑市場,他不辭辛苦全國到處跑,相關部門的門檻都踏破了,最終從零開始打開了市場。 他的資產成功成為三級跳,其事跡在同級生、留學生中成為傳說,被人更是獲得了一大堆榮譽,終于,功成名就的他返回了家鄉,然后打算給老鄉們、親戚們做點什么,比如修修路、建一個希望小學什么的。 不管他是不是有著錦衣夜游不就白辛苦了,人活著就是要裝逼的想法,但做點慈善好事怎么都比什么都不做來的強,當他回到了家鄉,剛剛說明了來意,卻發現………… “………怎么村里每個人都這么富有。” 然后他就驚訝的發現,這些年大拆遷大建設,村里拿著拆遷款就地做了集體房地產生意,然后人人都分了房,恰好最近十年樓市暴增……… “………都比我有錢?我什么都不做就是比現在還賺得多?我這十年辛苦到底為什么?” 很荒誕的一個故事,但卻發生了不止一次。 在某些特別地區,房地產、拆遷的利潤,恐怕已經超過了搶劫和販.毒,真的比搶錢還快了。 尤其是某個郊區被化作城區,從鄉鎮經歷城中村改造、拆遷規劃重做,一片土地從農業的荒地經過各種程序,最終變成了城內的建設用地的時候,那產生的利潤真的和點石成金沒有區別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