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天晚上對于木婉清來說又是個不眠之夜。 趙穆把離開這么長時間的孤寂全都發泄在了她這個做妻子的身上。 雖然這世間極樂的歡愉,非是常人能享受到的,但這也堅定了木婉清,多給趙穆找幾個妾室的決心。 第二天,趙穆也如約參加了大朝會。 在朝會上,哲宗皇帝長篇大論的訴說著這里的大勝。 而且為了分化文官集團。哲宗還特地當面褒獎了蘇軾和蘇轍兄弟。而褒獎的理由就是他們父親蘇洵獻上的六國論是正確的。 站在一旁的趙穆,見到蘇軾兄弟的不知所措,以及司馬光那張陰晴不定的老臉就想笑。 歌功頌德完后,便開始了論功行賞的環節。 此戰最大的功勞來自于趙穆,這一點是無可爭辯的。因此哲宗當面擢升趙穆為親王,承嗣先祖封爵封號“岐王”。加兵部尚書銜。 不過這一次倒是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或者是多一句嘴什么的。 這是因為大家確實都服了趙穆了,哪怕是一向跟趙穆不太對付的文官集團也是一樣。畢竟趙穆以三千兵馬破敵,生擒遼軍主帥。這個功勞自大宋開國以來都沒有過。莫說趙穆是個宗室,就算是個外姓,他這功勞也配封個親王爵了。 如今只是得了一個兵部尚書的虛銜,晉升親王還是承嗣先祖的封號。這在眾人眼里,甚至還覺得哲宗賞的有點少了。起碼紫青光祿大夫,三公,獨立的王號,這才像樣。 作為此次大戰的實際軍事統帥,忠孝王受勛爵上柱國,額外加封一萬食邑。 至于丐幫眾人,連帶呼延瑾,高湄等人也是各有封賞。只不過他們這些人都沒封官,大多是物質上的象征性獎賞。 而對于此戰有功者另加擢升。其中王進的表現最好,王進從之前的禁軍都尉,晉升為禁軍校尉。依然在禁軍當中聽用。 而戶部也撥出了兩百萬兩銀子,犒賞此次參戰的諸位將士。 這一次趙穆的王爵晉升,倒是沒有再開太廟。因為趙穆已經是王爵了,只是中途再晉升罷了,不必再開太廟祭祖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