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糜竺聞言,立刻拉著荀彧便往門外走去。 荀彧拗不過他,只要同他再次入宮。 張讓見了兩人,微微一笑,也不說什么。只是指了指劉辯平時批改奏折的勤政殿,便退到了一邊去。 “陛下,微臣荀彧,帶徐州來使覲見。” “哦?糜先生,你與朕不是方才見過嗎?怎的又拉著文若前來?” 劉辯明知故問道。 “啟稟陛下,微臣方才還有一事并未言明,不敢有欺,故而拜托荀令君,領臣前來。” “既然如此,糜先生但說無妨。” 劉辯擺了擺手,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看向了糜竺。 糜竺把方才用來說服荀彧的說辭,又說了一遍,劉辯一邊聽一邊點頭。 直到糜竺言罷,劉辯這才開口,“想必朕與劉景升之約,文若已經告知了先生。” “天子一諾,豈能言而無信呼?” “但糜先生所言也頗有道理,朕一時間有些難以決斷,不如請糜先生偏殿稍候,待朕召集眾臣商議一番,再做定奪如何?” 劉辯說罷,糜竺見他并未直接拒絕,心中不禁一喜,“但憑陛下吩咐。” “請吧。” 張讓將糜竺引去了偏殿。 下一刻,諸葛亮、郭嘉、滿寵、戲志才等人便從大殿后方緩緩走出。 劉辯同荀彧對了個眼色,此事顯然是這幫君臣事先安排好的。 “啟稟陛下,這糜竺所說的確令人心動,可唯一的問題便是,他徐州丹陽兵究竟能否攻克豫州。” “若是不能,只怕既得罪了劉表,又延誤了戰機,恐于新政不利啊。” 郭嘉拱手說道。 “奉孝所言有理,乍聽之下,徐州給出的條件更為動人,但也有徐州的競爭力比荊州更弱的緣故。” “同樣的條件下,若是用徐州,只怕朝廷要動用更多的兵馬,若是益州在同時出現變故,只怕朝廷會負荷不過來的。” 戲志才補充道。 “嗯,你們的意思朕大體上聽明白了。” “此刻若是要你們列出一份管理豫州官員的名單,是否可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