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第二條生產線一天天的安裝起來,胡大力心中那叫一個美,就等著整天躺在辦公室數錢的日子了。 如今一條生產線的利潤就比過去增加了%30,關鍵是工資支出減少了%40。這都是利潤啊! 雖然工人工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這部分錢都是產量提高增加的,全在成本里面。沒動胡大力的蛋糕,不然胡大力都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克扣這些獎金,太特么嚇人了。 相對于鋼鐵廠的擴張,塑料制品廠的擴張則要快速的多。主要是塑料制品種類繁多,設備又不貴,他們就早已經在內地布局了。 但是在內地的布局主要產品還是地膜跟各種塑料管道,至于其他的只是捎帶,畢竟那些東西家庭作坊有個注塑機就能生產。 不過相對于汽車的飛速擴張,自然速度差了許多。特別是戰士牌轎車,別說國外,國內也已經隨處可見了。 當然,這些大多是成本低一些的分廠產品。總廠產品還是主要供應國外市場。畢竟美元市場那邊利潤要高得多。 兵團制藥廠屬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單位,屬于合資企業,他們的產品一開始生產,就開始遠銷海外,布式康和風濕寧因為療效明顯,需求量越來越大。 以至于很多研發的新藥都不得不為他們讓位,先大量生產這兩種技術成熟,市場廣闊的藥。 葉凌幾次苦笑著對找她要求推廣新藥的遠可望說道:“咱們這藥廠已經快改名風濕寧藥廠了,你這個先在臨床推廣吧。” 遠可望問了一句:“那你為什么不建立分廠呢?” 葉凌一下子愣住了,如果在國外建立分廠,那成本就會降下來許多,最起碼只需運輸一些原材料過去就行了,這還真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不過藥廠因為是三方合資,這事也需要三家一起商量才行。于是葉凌分別聯系了老約翰和劉向東。 三方商量之后,決定在德國建立分廠,因為白種人的風濕病人數明顯要高于黃種人和黑種人。 事情既然定下里,葉凌自然要親自去考察,要選擇個合適的地址建立工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