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造船廠是他和楊革勇的獨資,雖然有包不同一部分股份,但是也不多。而且相對于真正的萬噸巨輪,港島那邊的造船廠技術明顯要差一些。 如果在這邊建立造船廠,聘請一些歐美專家,技術層面上去的絕對要快的多。而且葉雨澤想要攻克的是那種超大型貨輪。真正的海上巨無霸。 不過若是建立這樣的船廠,在米國這邊也是需要很多手續的。首先,這個法人就得好好想想,畢竟在政治層面,對于外國人還是有一些限制的。 找了戰士汽車公司的律師了解了一下,葉雨澤還是決定讓包不同繼續擔任法人。把這個廠定位為兄弟船廠的分廠。到時候和香港那邊互為犄角,也有利于打開市場。 深市那邊船廠雖然大,但面對的主要是國內市場。而葉雨澤從來不把賺錢這種事情對準國內,賺同胞錢那不叫本事。 事情定下來,跑手續那是律師的事情。米國這個地方就是這點好,主要有錢,啥事都有人幫你辦,而且還是合理合法的。 手續地址有人去辦,而葉雨澤需要解決的就是人選問題了。把包不同調過來顯然不合適,且不說他在這里同樣人生地不熟的。而且他的目光局限性太大。 別看他在港島的船舶行業算個名人,一旦放到這里,那就真的啥也不是了。 這次他沒有登報招攬人才,而是委托給一家獵頭公司,一個工廠先要找到一個合格的廠長,然后才能談到其他。 其實如今葉雨澤手里錢也不多了,主要是軍墾機電占用了他太多資金。雖然軍墾城堅持入股給了他一部分,但也只有三十多億。 一個巨型船廠如果沒有幾百億發投資,基本是出不了什么名堂的,光那些巨型龍門吊和鍛壓設備都買不起。 不過好歹米國這邊銀行比較多,貸款申請非常容易,加上索羅斯贈予的一百億他可以動用,手里還能湊上二百億美元。 大概算了一下,貸款不會少于三百億美元,葉雨澤不由得哀嘆一聲,我特么太窮了。 葉雨澤一路走來,還真的沒有缺過錢,都是利用積累去發展新產業??磥磉@高新技術這一塊真的太缺錢了。不做好準備,真的要慎入啊! 獵頭公司很給力,很快就給推薦了兩個人,其中一個葉雨澤最喜歡,那就是布魯克林造船廠的總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