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烤全駝可是個大活,要知道一個駱駝一般都得四五百斤重,要想把這么大一個家伙烤熟葉雨澤想象不出來得用多長時間? 兩個人到達巴扎的時候,是上午十點左右,這時候駱駝已經(jīng)開始刷蘸料了。 XJ人的烤肉和內(nèi)蒙人區(qū)別還是很大的。內(nèi)蒙人烤肉都是把肉架在直接烤,而XJ人則是用自制的烤爐。 說是烤爐,其實就是挖個坑,把坑壁用鹽水和泥抹光滑。然后在坑底點火,記住,往里面放肉的時候坑底的一定要沒有明火了。那樣會影響肉的口感。 而是把馕坑燒了一段時間后,坑的內(nèi)部溫度非常高之后,再往爐壁上撒鹽水降溫,才會把肉放進去。這個步驟是為了不讓肉烤糊。 肉放進去之后,還要把坑口用棉被蓋嚴,為了不跑氣還得把棉被用水淋濕。 這樣烤出來的肉外焦里嫩,讓你一口下去就欲罷不能。相對于內(nèi)蒙那種直接放在碳火上烤,肉質(zhì)要鮮美很多。 葉雨澤剛來時候,還以為這個駱駝肯定會是直接放在火上烤,結(jié)果到了地方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自己錯了。 原來人家有專用的烤駱駝馕坑,就是個大唄。他們不僅烤駱駝,還烤牛。 看到馕坑,葉雨澤的期待感一下子消失了。什么駱駝肚子里放全羊,羊肚子放雞,這對于他來說還真沒啥稀奇的。 目前他唯一的期盼就是看看這烤駱駝肉什么味道?至于被夸成珍稀佳肴的駝峰,還是算了吧。那個要看自己口味的。 就比如草原上人人都喜歡吃的羊尾油,你拉個內(nèi)地人試試,敢下嘴的就屬于勇士了。 駱駝肉經(jīng)過一夜的料水浸泡已經(jīng)入了味兒,而下爐之前還需要涂抹一層糊。這層糊是用雞蛋黃,蜂蜜,姜黃粉,孜然,小茴香加上白面調(diào)制而成的。生的時候黃黃的,而烤熟之后就會成為那種橙紅色,非常漂亮。 四百斤的駱駝放進馕坑自然是個力氣活。不過如今民族人也學(xué)會了利用工具,焊一個帶轱轆的鐵架子,鐵架子頂端帶一個滑輪,別說四百斤的駱駝,一千斤的大象吊起來都沒問題。 入了馕坑等肉熟咋也得四五個小時。兩個人就在巴扎里面逛了起來,民族人的巴扎就是內(nèi)地人說的集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