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國人很奇怪:“你的兒子怎么跟你同名呢?”巴布魯說:“這有什么奇怪的呀?我爸爸和我爺爺也叫巴布魯。” 好嘛,在家門口叫一聲“巴布魯”,一家老小全都出來了, 整一個四世同堂。 盡管非洲人經歷著戰爭、饑餓、瘟疫和貧窮等苦難, 我們將其歸咎于天災也好,懶惰也罷,但是非洲人天性非常樂觀。在他們看來,無論現狀如何,事情總有變好的那一天,盡管他們給不出如何變好的方案。 不過楊革勇到了這里,咋可能還任憑這種事情的發生?不是有旱季嗎?那就打井,這里的地下水并不深,小型的鉆井設備打下去幾十米就能出水。 打一口深水井,一個潛水泵,幾百畝土地旱季就能保證豐收,再說還有河,只是旱季會斷流罷了。 楊革勇本來想學國內的承包制,把土地分給大家。只是明白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之后,也就放棄了。 就是家家都發小型拖拉機,男人敢開著四處游逛,那地也得給你撂荒了。 所以,這里最好的生產方式就是集體農莊,而且農莊的管理者必須有足夠的威懾力,能夠震懾那些懶人們。 這些事情楊革勇都沒有告訴葉雨澤,不然葉雨澤知道后肯定會把他拽走:“你特么想在這里安營扎寨啊?家里還有老婆孩子呢!” 楊革勇是不太愿意回家的,主要是趙玲兒當了紀高官之后,整個人都越來越嚴肅。家中實在沒啥樂趣。 甚至于幾次趙玲兒都勸他把全部生意都結束,好好在家過日子。估計是在意自己的身份吧,一個紀高官老公卻是億萬富翁,容易被人詬病。 可是楊革勇咋可能聽她的?為這事鬧不愉快又不是一次了,搞得楊革勇都懶得吵了,不回家就行了。 葉雨澤對于非洲這邊的情況還是擔心的,因為楊革勇性格有些魯莽,加上lighter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 不過因為玉娥那邊的事情還沒有搞完,所以他只能等辦完再過去。沙金和金剛石都要自己這邊加工和售賣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葉雨澤想了想,還是給小蘋果打了個電話,讓她出面幫著老婆趕緊把公司和工廠的手續辦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