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蜀王劉文秀是西營四子中最受氣的人,他性格儒雅隨和,既把孫可望當成兄弟也把李定國當成兄弟。 在西軍進入云南安定下來后,劉文秀和李定國一樣開始讀起了圣賢書,受到忠君思想的影響他既忠心永歷朝廷,又忠心于西營,在孫可望和李定國之間是屬于兩頭受氣。 之后孫李交惡,孫可望怕出現第二個李定國然后趁著保寧之敗,擼了劉文秀的兵權發回云南閑住,之后孫國主受到了錢謙益的傳信決定揮師東下,與張名振、張煌言會師江南,錢謙益等人在來個中心開花一舉奠定明清戰局的勝局。 為了實行計劃孫可望啟用了劉文秀,命他掛帥帶領馮雙禮、盧明臣、馬進忠等部東下湖廣,得手后自己再派白文選帶領滇中久練之士卒和駕前軍支援。 然而在西營內訌中,李定國不愿意為孫可望打天下,劉文秀也不愿意給孫可望打天下,張名振、張煌言三入長江,翹首以待,就是見不到孫可望的兵馬。 其實那個時候洪承疇布置未定,屯齊率領的八旗主力又北返,大西軍經過補充后兵馬對湖廣清軍有壓倒性的優勢,明軍若全力以赴勝算極大。 長江之役結束后,孫可望又將劉文秀解除兵權發往昆明閑住,之后李定國放棄廣西帶兵迎接永歷占了孫國主的老巢云南,孫李之間的矛盾全面爆發,三王內訌拉開了序幕。 而今李定國帶兵回援昆明穩定云南局勢,而劉文秀則統帥馬唯興等反正兵馬沿著大路收取貴州。 只是劉文秀的數萬大軍受到了北盤江的阻礙,由于鐵索橋已毀,劉文秀只能組織數萬大軍扎竹筏過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與此同時張勝、張虎帶兵孫可望最核心的一支兵馬,一路上行進不斷,在劉文秀兵馬逼近安順之時,二人已經帶著兵馬趕到了貴陽。 “國主!”威清衛城外,數十騎兵風塵仆仆,王尚禮、張勝、張虎三人帶著隨從第一時間來拜見孫可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