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擴軍-《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3/3)頁
反正大不了回頭打輸了繼續(xù)投就是了,他們大多本就是沿海漁民,窮困潦倒才來當(dāng)兵。
標(biāo)營還好,底層水師軍兵對施世驃這位名將也還湊和,但對清廷,那是真沒啥歸屬感。
說句不好聽的,臨陣朝天放幾槍,就算對得起皇上了。
而且明軍開出的條件也足夠優(yōu)越,投軍就分田分地分銀子。在大棒加甜棗雙重保險下,這些福建水師降兵投的毫無心理負擔(dān)。
而新軍第二鎮(zhèn),主體為楊恭麾下由清軍和鄭家軍合并的舊式軍隊。同樣吸納福建水師余下的兩千余人,但不設(shè)立天雷營。
其內(nèi)部軍制,亦不做變動,只是給予正式番號。算是給楊恭投效自己,全力辦事討好自己的回報。
至于先前十抽一招降的那九百多南澳鎮(zhèn)標(biāo)營,則劃歸徐進管轄,編為新軍第三鎮(zhèn)。徐進為第三鎮(zhèn)指揮使,并從雜兵營抽調(diào)三千人組成第三鎮(zhèn),林亮亦劃歸其麾下統(tǒng)轄。
至于剩下的雜兵營,則再次裁汰怯懦無力者,精編為新軍第五鎮(zhèn),指揮使暫時也由朱大王兼任。
如此,這軍隊差不多就算分完了。
朱怡炅麾下的正規(guī)軍直接突破至兩萬大關(guān),雖然其中有半數(shù)以上,不是降兵就是雜兵,戰(zhàn)力堪憂。
但至少,這個基本的框架算是搭起來了。
搞定了軍隊的基本框架,后續(xù)就是大舉練兵了。
這次,朱大王倒是不用再像之前,事事親力親為,還要同吃同住了。
無非就是大米飯管飽,時常有肉吃。
剩下的事情,則交給各級軍官就行。
對了,張阿山的軍法隊被升為了御營督戰(zhàn)隊。依舊暫兼軍法隊職責(zé),負責(zé)協(xié)助練兵。
而他朱大王,只需每日帶著親衛(wèi),來看一看,慰問一番受訓(xùn)的雜兵和福建水師降兵。
再許以一些利益承諾,比如練兵結(jié)束,就可轉(zhuǎn)為朱大王麾下的正兵,還能分田分地分銀子。
如此,那些原本還滿腹怨氣的雜兵和福建水師降兵,頓時歸心。
銀子和田地,向來都是收攏底層士兵軍心最好用的手段,沒有之一。
而楊恭和徐進這兩個大明新晉的高級將領(lǐng),見到朱大王都在勤奮練兵。自然也是不敢懈怠,各自有樣學(xué)樣的也親自練兵。
好在朱大王面前好好表現(xiàn),順帶刷刷存在感。
如此,有條不紊,日子過的倒也清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安国市|
营山县|
巍山|
军事|
平果县|
平舆县|
扎鲁特旗|
永仁县|
阜南县|
临汾市|
马关县|
乐安县|
哈巴河县|
崇仁县|
濮阳市|
华坪县|
当阳市|
乐业县|
平南县|
开阳县|
临夏市|
淮滨县|
武定县|
穆棱市|
德惠市|
夏邑县|
卢氏县|
天门市|
左贡县|
长寿区|
阳东县|
前郭尔|
玛曲县|
理塘县|
富蕴县|
尉氏县|
敦煌市|
永和县|
腾冲县|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