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正對偽清赤膽忠心,寧死不來參考的終究還是少數(shù),甚至于這少數(shù)分子最多也就是不參考。 至于謾罵譏諷朱皇帝的登極恩科? 那是嫌自己的命不夠長還是怎么的? 就在大明一京二省地方如火如荼的搞登極恩科的時候,朱皇帝同樣也沒閑著。 這會試的具體流程由禮部負(fù)責(zé)搞定,朱怡炅只要到時抽空過去監(jiān)考,讓趕考士子知道他是主考官就校 眼下的朱怡炅還有更為緊要解決的事情。 朱皇帝沒錢了! 確實,江南繁華富庶,就連史書對其記載,也都是奢靡、瘦馬什么的高檔詞匯,通通用上。 可再繁華富庶,這也是清朝,三百年前的古代。 而現(xiàn)今的大明,手頭上各種軍隊總額已然突破至三十萬。 如此多的軍隊,一是來自于當(dāng)初朱怡炅與鄔思道定下的國策,速戰(zhàn)速決,趁著偽清未及反應(yīng)之際速取南京。 所以,當(dāng)時的大明真可謂是窮兵黷武。 而現(xiàn)在,南京既下,長江防線已盡在明軍之手,朱怡炅也已登極為帝。 這窮兵黷武的大明國也得緩一緩了。 而且靠這一京兩省之地要養(yǎng)兵三十萬,且這三十萬大軍還全都高標(biāo)準(zhǔn)伙食,不頓頓,卻也是每都有油水肉食。 還要保持日日操練,兵甲齊備,軍器局那邊還要投入大量錢糧資金用以鑄炮造槍,甚至在軍器局遷到南京以后,朱皇帝還額外讓他們嘗試打造重型甲,用以建立重裝步兵。 因為作為南方饒明軍沒有騎兵,或者沒有成建制的合格騎兵。 這樣的話,要是將來對上北方清軍還有蒙古八旗的騎兵,唯有重裝步兵才能與之抗衡,自己練騎兵,朱皇帝既不會也沒那么多馬。 至于火炮,現(xiàn)在的火炮熔鑄效率太低了,泥模鑄炮耗時太長,更先進(jìn)的沙模鑄炮朱怡炅前世只偶然聽過,具體怎么操作的還不清楚。 只能給軍器局的工匠們提了一嘴,剩下的就交給他們自己想辦法,實在不行看看西方那邊有沒櫻 這些花費加起來,便是朱怡炅有再多的錢也吃不消了,江南再有錢再富,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金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