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除霖方官府太爛,也在于隆科多強行整編兩湖綠營,編練新軍。 整個兩湖地方的精銳都被抽空了,余下的那點縣兵,甚至不比三班衙役強點。 再加之曾靜還是縣學(xué)老師,正兒八經(jīng)有功名在身,根本沒人料到這樣的人居然會跑出來造反。 又是驟聞明軍殺過來,這誰會傻乎乎額的跑去抵抗? 剿賊,那是上頭那些大老爺們該操心的事,與他們何干? 曾靜、張熙成功攻占縣衙,隨即開啟武庫,取出兵甲裝備義軍。 正準備趁此大干一場,義軍內(nèi)部卻是出現(xiàn)了沖突。 除卻核心五十人還有部分窮苦百姓組成的義軍還愿意聽令,剩下的義軍得到兵甲,迅速由義軍變?yōu)榱骺堋?br> 曾靜到底只是個教書先生,了不起懂一些道學(xué),也就是思想激進些,哪懂什么治軍。 這些失控發(fā)瘋的義軍,見人就殺。見了血以后,又立馬尋找縣中大宅,然后跑進去燒殺搶掠。 整個永興縣完全亂了套了。 …… 正當郴州永興縣大亂,湘西乾州廳、保靖縣、鳳凰營以及比鄰接壤區(qū)。 這里是湖南紅苗的地盤。 二十年前,湖南紅苗、廣東瑤人起義作亂,被清軍血腥鎮(zhèn)壓,大批紅苗被強制改土歸流。 而今,隆科多兵敗的消息于整個湖廣不脛而走,這消息是隆科多兵敗前就傳出的謠言。 但由于距離偏遠,又是湘西這些不穩(wěn)定區(qū)域。 而且,隆科多前番抽調(diào)兩湖綠營,裁汰練新,整個湖南儼然空虛無比。 如此種種,湖南紅苗反了。 先是乾州廳土司,再到已經(jīng)改土歸流的鳳凰營、保靖縣等等,可謂一呼百應(yīng)。 不僅僅是那些紅苗,同樣承受官府高壓政策的沅州侗人、寶慶苗人、永州瑤人,乃至大越王的地盤,廣東韶州瑤人,全都反了。 比起曾靜的烏合之眾,這些苗人、瑤人、侗熱等,不僅組織度更高,且戰(zhàn)斗力也更強。 待消息傳至省城長沙,湖南巡撫王之樞大為震怖,急忙就向武昌方面求援。 隆科多裁汰練新帶來的連鎖反應(yīng)終于爆發(fā)了,并且甫一爆發(fā)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連帶著兩廣的林俊都被殃及池魚,本來他在韶州與當?shù)噩幦丝芍^井水不犯河水。 現(xiàn)在,這些瑤人被湘桂邊境的瑤人起義一帶,也跟著起事,到處攻城掠地。 韶州以北,儼然亂成了一鍋粥。 這就是滿清以軍事手段強推改土歸流的后遺癥了,若是隆科多能一直勝利還好,可一旦稍顯弱勢,反噬頃刻就至。 康雍乾三朝,整個湘桂西南可謂少民叛亂不休。 起來,這也是后世的印度為何那么傻,鬧事的原因。 因為他們不是靠自己統(tǒng)一印度的,內(nèi)部諸邦林立之下,印度中央必須始終保持軍事強勢和高壓政策,否則地方就會造反。 郴州是直隸州,前面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