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五十一章 良禽擇木而棲-《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3/3)頁

      武昌極有可能是保不住了。

      何況他們也算對得起隆大帥了,明軍兵臨城下才挾持縣令開城獻降,比那些大軍未至就隨時準備要投的強多了。

      鄭定瑞只在蘄州縣稍作休整,順帶建立起糧道據點,這才繼續率軍西進。

      到達源口,鄭定瑞下令遣舟走源湖,順帶將大冶縣一并收復。

      大冶雖是冶鑄重鎮,但這里的駐兵實際就一千。

      雖都是從鄂軍中抽調的精兵,但鄂軍白了,都是新兵蛋子。戰斗力或許比之尋常綠營要強些,但也強的有限。

      鄭定瑞為防萬一,直接出動了三個千總,大半個鎮的兵力,走水路速取大冶縣。

      大冶縣。

      驚聞有數千紅衣著甲,舉日月旗的明軍從源湖來攻,已經知道隆總督兵敗九江的大冶縣令嚇得連城也不敢守了,直接喬裝棄城而逃。

      完全忘記自己手上還有一千兵馬,而且還是隆總督專程從鄂軍中抽調的精兵。

      連縣令都跑了,整個大冶縣瞬間不戰自亂。

      那一千鄂軍駐兵見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當場全軍倒戈。還充當起了帶路黨,帶著來攻的明軍前往控制了官府的冶鑄場。

      短短半月不到,鄭定瑞的西征軍連破兩縣。

      不光奪取了長江一線戰略要地田家鎮,還拿下了冶鑄重鎮大冶縣。

      若算上清理橫江鐵索以及建立糧道據點的時間,明軍幾乎可以是一仗沒打。

      不是在行軍,就是在接收偽清投降地盤。

      九江一役帶來的連鎖反應實在太大了。

      雖然隆科多明令禁止宣揚九江一戰詳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五萬大軍東征討賊,回來不過萬人。

      水師更是近乎全軍覆沒。

      兩相比較下,隆科多似乎還不如將實情和盤托住,因為這種事你越遮掩,反而別人想的越多。

      但也沒差了,隆科多就算真和盤托住,估摸著別人也會以為有所隱瞞,亦或是大家伙該投王師還是投。

      這些人投降不是在于隆科多敗的有多慘,而是在于隆科多敗了,而大明王師西征了。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良禽擇木而棲。

      先淺更一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焉耆| 西林县| 平定县| 龙州县| 临朐县| 贞丰县| 绥滨县| 集安市| 洞头县| 阳西县| 宿迁市| 观塘区| 夹江县| 丰顺县| 山阴县| 宁强县| 宝清县| 罗甸县| 云霄县| 桑植县| 泽普县| 蒙城县| 姚安县| 长寿区| 雅安市| 喀喇| 固安县| 阿拉善左旗| 正阳县| 恩施市| 曲水县| 大厂| 山西省| 获嘉县| 文成县| 舒城县| 广南县| 班戈县| 龙江县| 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