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伴隨著明軍第二段齊射,清軍那邊也反應了過來,火銃營、弓弩手前后腳點火開槍和放箭。 但由于開槍的倉促,基本也沒怎么瞄準,全指著哪里有光打哪里。 弓弩手那邊更加不堪,現在已是雍正元年,清軍弓弩騎射早就不復清初。 清初的滿清弓弩可都是用的重箭,僅僅訓練用弓弩都要十五力。到了現在,火銃大行其道,滿清弓弩已然落寞,即使西北邊軍,所用弓弩至多也才八力。 八力的弓弩,還是烏漆麻黑亂射,就算中箭了也很難致命,甚至可能都沒法叫明軍喪失戰斗力。 一輪對射下來,兩軍只有前排幾個倒霉蛋不幸中槍中箭,且多數都只是負傷,并不致命。 “啊,我的腿!” “我的手好痛!” “……” 這是中箭中槍的士兵在痛苦哀嚎,有明軍也有清兵,但卻沒人理會他們。 “砰砰砰!” 明軍火銃的三段射擊打出來了,依舊是盲打,徐慶安未給清軍反應的機會,隨即拔出腰刀大喊:“全軍沖鋒!大明萬勝!” “嘟嘟嘟嘟嘟……” “大明萬勝!” 沖鋒號響起,明軍齊聲高呼,隨即前陣朝著對面的清軍陣型發起沖鋒。 而對面,曹第也是放棄寥火銃營慢吞吞開槍,同樣舉刀高喊:“兒郎們,隨本鎮殺反賊!” “殺呀!殺反賊!” 清軍齊聲高呼。 夜色掩蓋下,什么弓弩、火銃全都失去了作用,打仗回歸最純粹的白刃肉搏戰。 兩軍前陣甫一接戰,清軍前陣的重步兵就發覺了一絲不對勁。 這些偽明反賊的步甲怎么與他們的不太一樣,刀砍下去的質感好像砍中了一整塊鐵板。 南京軍器局早已搭建起了板甲流水線,所有產出的全身甲、半身甲、胸甲都第一時間派發到了淮北、江西前線。 其中,就數淮北前線的板甲最多,人手一套不可能,但先登營卻已有半數都裝備了板甲。 明軍僅板甲步兵數量,已然與清軍重步兵基本持平,二者唯一不同只在于訓練度。 明軍板甲步兵并沒有針對性的操練過,而清軍重步兵此前可都是與準噶爾的蒙古騎兵打仗的。 這時候的準噶爾實力可一點不弱,尤其葛爾丹死了,換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掌權。準噶爾就已經開始大規模訓練和打造火銃騎兵,并在未來幾年將會一掃從前被滿清壓著打的頹勢。 這也是為啥到了雍正朝,滿清對西北的準噶爾有著收縮防線的趨勢。 起來,要換做清初的滿清,那才是其最強大的時候,真就是打不過就加入,被明軍火炮炸了,那就跟著大量生產火炮,并學習對應戰術。 打不過火銃,那就學習楯車戰,用楯車對抗明軍火銃,以至于中間曾有過清軍不等楯車強行沖陣,導致死傷慘重,努爾哈赤得知以后隨即下令無楯車不得沖陣。 滿清能做大,可不僅僅只是僥幸。 不過,這些優良傳統也就維持到了清初。 因為后面滿清發現,純靠兵力優勢碾壓,也能打勝仗,那還學個屁的戰術打法。 白刃戰才開始,清軍越打越心驚。 先前還只是疑惑明軍的步甲不同尋常,現在,這些反賊怎的如此難纏。 對,就是難纏,即便是明軍的板甲步兵在這些清軍重步兵眼里,也就那么回事。 可問題是,就這樣他們居然打到現在,不僅始終沖破不了明軍的前陣,甚至還隱隱有被分割包圍。 反賊在試圖反攻! 這怎么可能!? 先前打山河四省的賊寇,哪怕是大反賊劉儒漢,清軍也都是幾近碾壓,何曾打過現在這般硬仗。 不打贏,居然連優勢都打不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