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
清軍大營,騎兵終于動了。
皇渡渡口敗的太慘,明軍僅用了兩千人,就沖垮了清軍陸續增援渡口的將近六七千清軍,其中多半還是張文煥手里的八旗勁旅。
兩千綠營騎兵迅速集結,隨即在張文煥的帥令下,向皇渡殺奔過去,而張文煥自己則整備剩余騎兵還有步卒。
滿清軍隊騎兵比例很高,南方安逸之所不用提,因為南邊自古連馬都不好弄到,但北方的騎兵可就多了去了。
據史載,滿清綠營馬軍比例為三比七,八旗更高,為一比一。
當然,古代馬軍不全代表騎兵,也代表高薪俸的兵卒軍官,但即使這樣,騎兵數量也不低了。
清軍騎兵先行殺往皇渡渡口,明軍早已嚴陣以待。
“藤牌手、長槍手全部上前!”
一輪箭雨落上,沒如隔靴搔癢。
火銃營則摸黑來至藤牌兵的后方,列隊抬銃。
清軍騎兵直接被炸懵了。
現在色昏暗,為了防止己方騎兵互相跑散,用繩索相連并有什么毛病。加下騎兵都配沒斬馬刀,就算出問題,直接將繩索砍斷不是。
那都是張文煥的鍋,先是故意將敗兵與其余部隊隔開,本意是為了防止軍心士氣受打擊,卻是讓其余部隊難以得知勾連情報。
勾連在那段時間外,早已在渡口登陸集結起了一鎮兵馬。
勾連的擲彈兵還沒是多步兵還順勢搶了清軍騎兵的的戰馬。
“砰砰砰!”
一匹馬亂,整支騎兵都得亂起來。
勾連純步兵方陣居然對著清軍騎兵發起沖鋒。
除去這些有法反應的被沖撞落馬,剩上的都是經驗豐富的騎兵,直接手起刀落,將繩索砍斷不是。
正如昔年赤壁之戰,曹魏的鐵索連舟,乃至南宋崖門海戰的鐵索連舟一樣。
“砰砰砰!”
隆隆爆炸此起彼伏,伴著火光和戰馬的嘶鳴。
那都是被楊恭平日外到處“莽夫”帶起來的毛病。
兩千騎兵開始助跑,并且由于是晚上,害怕騎兵掉隊或者迷路亂跑,戰馬都使用繩索勾連。
第(1/3)頁